AOPA网
吴桐水:发展通用航空突破口在市场
2014-09-22 10:53  来源:人民网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发表主题演讲
       全国只有1000多架通用航空飞机,几十个通用航空机场,300多个起降点,4个飞行服务站(没有全部应用),非常可怜的现状。”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对此无不担忧。9月18日,第三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在天津开幕,吴桐水以《浅议我国通用航空的均衡协调发展问题》作主题演讲,就通用航空现状、面临的问题及突破口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吴桐水认为,很难对通用航空发展潜力问题进行预测,只能通过假设的方式略窥一二:假设中国达到全世界平均水平,即每万人飞机保有量0.5架,中国应该拥有6.5万架飞机。通常9%左右是商务喷气式飞机,60%应该是私人飞机,30%左右是工农林业飞机。保守估计,通航制造业的产值有1.5万亿元,加上零部件、服务等至少是3万亿元。

       “这只是按照全世界平均水平去假设,如果要达到巴西的水平,通用航空市场容量将达7万亿元,如果达到美国的水平,市场容量将达50万亿元。”吴桐水谈到,这样一个容量,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我国却相去甚远,全国仅有1000多架通用航空飞机, “非常可怜的现状。”。

       剖析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他认为有两大方面,一是通用航空基本要素严重缺失,包括空域资源、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专业人才、航空器,这些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目前都不完备。“空域资源尚未提供开放,虽然有一些试点,但是作用不大;机场数量少,空地保障能力有限;制造业水平不高,全年国内制造水平大概是60架到70架,而且进口飞机税费特别高;飞行员缺口巨大。”吴桐水说。

       二是服务与产业的制度体系还没有形成,吴桐水认为通用航空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税费政策、管理体系等,从中央层面的管理体系就不顺。“谁都协调不了谁,扭的劲比较多。谁都管,现状就是无法发展起来。我们申请时候难上加难,程序繁多,通用航空的应急救援特别讲究时间要求,运行管理体系与实际需要极不适应,这些都是制度体系的缺失。”

       “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的路径是什么?”吴桐水在论坛上发问,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从中央政府到各部门要制定好综合协调的发展规划,并且要纳入“十三五”规划,明确战略地位。有计划地解决基本要素和制度体系两方面问题。

       “要重视,不重视谁去关心?”吴桐水说。

       同时,吴桐水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基本要素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之间要注意协调。建机场要有技术标准,运行需要有各种规章,市场准入、管理体系、税费政策等。“简单说,上层建筑要服务于经济基础。”

       除此之外,基本要素内部也要有协调,空域、飞机、机场、飞行服务站、固定运用基地、航材、维修、人才等相互之间需要相互匹配。“金融界朋友们投资不能仅仅看飞机,造飞机、买飞机、卖飞机,这就糟糕了!基础设施包括建航校,机务学校都是有利可图的,对国家有综合协调(作用),对金融界的朋友们也有综合协调(作用)。”吴桐水谈到,同时,制度体系内部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体系也要有相应的协调。

       吴桐水认为“十三五”、“十四五”中国通用航空要翻身,就要把基本要素和制度体系两方面问题解决好、协调好,只有这样中国的通用航空事业才有可能健康发展。

       “这么多的协调,突破口在哪里?”吴桐水认为,突破口在于让市场,即“买”与“卖”真正建立起来。有人真正能买飞机,买了飞机能够去用。真正把通勤航空、公务航空、工农林牧鱼航空、私人航空等等通用航空涉及的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尤其是公务航空和私人航空,私人航空在欧美国家占到70%左右。中国理论界认为是奢侈品,在我看来实际上是高效的出行工具。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吴桐水谈到,只有这些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的需求,通用航空和航空金融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分享到:
标签:
[责任编辑:车彦卓]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