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短短几年间,蔡琪从一名普通业务助理成长为民航中南空管局通信导航监视部副部长,在民航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导航新技术研究的论文,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评审,获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 事实上,蔡琪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民航局空管局和中国民航大学近年来针对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探索。从2008开办通信导航监视(简称“通 导”)专业工程硕士教育到2011年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再到联合培养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几年来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举的探索,如今已为空管系 统通导部门培养了一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以及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而这种联合培养模式与国家近年来提倡的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相匹配的,更重要的是,针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难题,中国民航大学的通导高端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意在破题。 需求迫切:设备与人员的矛盾 通导系统是民航空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通导在保障民航业安全正常运行方面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 一般情况下,民航业将飞行驾驶、机务维修和空中管制视为飞行安全的三大支柱,空中管制包括管制运行、通导设备保障和气象服务三大运行主体,其 中,通导系统一直是作为基础和保障存在的,它贯穿于民航飞行的全过程,每一套通导设备和台站都与安全直接相关。可以说,飞行员的安全准确飞行与管制员实施 正确的指挥必须建立在可靠的通导保障基础之上,失去了通导保障这一基础,也就谈不上正确的指挥,更谈不上飞行安全与正常。 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李其国对记者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通导系统的重要性:机动车出行,如果把驾驶员比作民航的管制员,那么车辆就相当于 通导系统,能否出行就相当于气象服务,路牌就相当于航行情报,道路就相当于空域和航路。“在整个系统中,除驾驶员的技术需要精湛外,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与 自动化程度非常重要,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只要车辆出了问题,驾驶员也难以出行。” 李其国说。 鉴于通导系统的特殊重要性,多年来,民航系统一直重视该系统的管理工作,这主要体现在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和设备的管理两方面。但随着航空技术的飞 速发展,民航通导设备及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通导设备已由30年前的以电子管为主逐步升级改造、更新换代,如今,我国空管系统所使用的通导设备绝大部 分都是进口的高科技设备,无疑,这对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30年前,民航通导从业人员主要以义务工、中专技校生和高中生为主体,这与当时运输规模小、生产力低下、设备技术相对落后的实际状 况相匹配。此后,中国民航开始加速发展,飞机越来越先进,地面大量引进部署先进的通导设备和空管自动化系统,空管职能逐步从过去的空中交通管制转向空中交 通服务,通导系统的从业人员构成也随之发生更替,大量大学毕业生和现代化人才涌入该领域。本世纪初,我国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正式投产使 用,空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普通本科毕业生开始不适应自动化运行的需要,通导系统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 据统计,在民航空管系统现有的5000余名通导从业人员中,大中专学历的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近9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10%。李其国坦 言,虽然目前的人员结构基本能够满足民航正常运行的要求,但从通导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来看,特别是从通导未来需要使用大量的新技术设备和高自动化系统 的需求来分析,目前的人员构成已经不能满足民航空管未来发展的需要。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通导技术人才?李其国认为,国际化的视野、领先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懂管理、懂运行、懂外语等综合知识,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强强联合:搭建人才培养“快车道” 基于我国民航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和通导高端技术人才的现状,作为我国民航业培养人才的摇篮,中国民航大学多年以前就开始关注这一领域、重视该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 200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办了面向通导岗位的“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并为空管系统通导人 员量身定制了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工程硕士面向各地区空管局采取不离岗的在职教育方式,学时为3至5年,授课教师为民航大学电信学院的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 职称的教师。每门课程结束需参加课程考试,全部合格者进入论文阶段,论文通过后,方可获得硕士学位。 “我们开办通导工程硕士专业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要针对性强,与岗位结合、解决一线实际问题。”据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 仁彪介绍,学校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来自工作岗位,由学校和所在单位双导师指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为通导人员继续强化理论基础、更新专业知识、提高 综合业务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彻底改变了以往通导人员单纯为了提高学历而参加各种专业不对口的研究生班学习。据统计,从2009年至 2011年,通导在职工程硕士教育共为东北、华东、中南三大地区空管局培养了近200位技术骨干。 尝到了联合培养的甜头,2011年,民航局空管局与中国民航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其内容之一就是由空管局通信导航监视部和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启动通导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全面提高空管系统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 随后的2012年,考虑到以地区空管局为单位来办班、教师上门授课的方式,只能满足通导人员相对集中的七大地区空管局所在地工作人员的学习需 求,无法实现全面提高通导从业人员素质的目标,中国民航大学改变了对通导工程硕士的教学方式,改为由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推荐学员,在中国民航大学 集中培养。学生共集中3次到学校学习理论课程,每次3-4周。“这种方式解决了地区间教育公平的矛盾,同时离岗学习,学员精力集中,学习效果和论文质量都 得到了保证。”吴仁彪说。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拔尖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中国民航大学还积极引进国际优秀教育资源,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同开展“面向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技术 人才培养项目”和“航行工程专业硕士”两个合作项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通导技术人才。前一个项目学时为半年,旨在挑选一批即将毕业的优秀本科生全 程参加通信导航监视14个模块的系统培训,每个模块还可以吸收在职人员旁听。后一个项目为1年半,主要培养通导专业硕士。两个项目均由法国民航大学具有多 年空管一线工作经验的教授全英文授课。“不出国门即可向国际高水平专家学习空管通导新技术,并与专家进行交流,这种办学方式受益面大,效率非常高。它开创 了一种落实”八项规定“严控出国经费新形势下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吴仁彪如是说。 面向未来:培养立体化高素质人才 水滴石穿见功力,厚积薄发结硕果。几年来,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已培养工程硕士近300人,参加“面向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和“航行 工程专业硕士”模块培训的有近600人次,一批优秀的业务新人不断涌现,更多优秀的技术骨干学成后回到技术保障岗位,深入生产一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技术 难题,从而提升了通导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在2013年民航局第二届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技能大赛中,来自中南空管局的两名工程硕士学员分获航管二次雷达和空管自动化第二名,还有10位参加过“面向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的学员进入6个岗位的前6名,占总获奖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记者从空管系统调查采访后得知,通过近几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我国民航业的通导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学员们的学习经历在 系统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其他人员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通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得到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空管系统的安全保 障能力和整体运行效率,这对整个民航业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可以预见,未来蕴含高技术的通导设备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提高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这需要我国空 管系统在通导人才培养方面,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训体制。对此,李其国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民航大学的合作,在巩固好现有本科和硕士专 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面向民航强国战略目标,面向国际最新空管技术,拓展一些高端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项目,着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化专业 人才。” 吴仁彪的想法与李其国不谋而合,他告诉记者,未来中国民航大学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尝试开办国际试验班,从新生中选拔基础优秀的学生进入该班,由学校优秀教师和国外民航院校专业教师全英文授课,并紧密与民航企业联合,从理论到实践一体化培养高素质人才。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短短几年间,蔡琪从一名普通业务助理成长为民航中南空管局通信导航监视部副部长,在民航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导航新技术研究的论文,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评审,获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 事实上,蔡琪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民航局空管局和中国民航大学近年来针对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探索。从2008开办通信导航监视(简称“通 导”)专业工程硕士教育到2011年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再到联合培养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几年来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举的探索,如今已为空管系 统通导部门培养了一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以及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而这种联合培养模式与国家近年来提倡的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相匹配的,更重要的是,针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难题,中国民航大学的通导高端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意在破题。 需求迫切:设备与人员的矛盾 通导系统是民航空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通导在保障民航业安全正常运行方面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 一般情况下,民航业将飞行驾驶、机务维修和空中管制视为飞行安全的三大支柱,空中管制包括管制运行、通导设备保障和气象服务三大运行主体,其 中,通导系统一直是作为基础和保障存在的,它贯穿于民航飞行的全过程,每一套通导设备和台站都与安全直接相关。可以说,飞行员的安全准确飞行与管制员实施 正确的指挥必须建立在可靠的通导保障基础之上,失去了通导保障这一基础,也就谈不上正确的指挥,更谈不上飞行安全与正常。 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李其国对记者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通导系统的重要性:机动车出行,如果把驾驶员比作民航的管制员,那么车辆就相当于 通导系统,能否出行就相当于气象服务,路牌就相当于航行情报,道路就相当于空域和航路。“在整个系统中,除驾驶员的技术需要精湛外,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与 自动化程度非常重要,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只要车辆出了问题,驾驶员也难以出行。” 李其国说。 鉴于通导系统的特殊重要性,多年来,民航系统一直重视该系统的管理工作,这主要体现在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和设备的管理两方面。但随着航空技术的飞 速发展,民航通导设备及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通导设备已由30年前的以电子管为主逐步升级改造、更新换代,如今,我国空管系统所使用的通导设备绝大部 分都是进口的高科技设备,无疑,这对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30年前,民航通导从业人员主要以义务工、中专技校生和高中生为主体,这与当时运输规模小、生产力低下、设备技术相对落后的实际状 况相匹配。此后,中国民航开始加速发展,飞机越来越先进,地面大量引进部署先进的通导设备和空管自动化系统,空管职能逐步从过去的空中交通管制转向空中交 通服务,通导系统的从业人员构成也随之发生更替,大量大学毕业生和现代化人才涌入该领域。本世纪初,我国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正式投产使 用,空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普通本科毕业生开始不适应自动化运行的需要,通导系统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 据统计,在民航空管系统现有的5000余名通导从业人员中,大中专学历的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近9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10%。李其国坦 言,虽然目前的人员结构基本能够满足民航正常运行的要求,但从通导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来看,特别是从通导未来需要使用大量的新技术设备和高自动化系统 的需求来分析,目前的人员构成已经不能满足民航空管未来发展的需要。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通导技术人才?李其国认为,国际化的视野、领先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懂管理、懂运行、懂外语等综合知识,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强强联合:搭建人才培养“快车道” 基于我国民航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和通导高端技术人才的现状,作为我国民航业培养人才的摇篮,中国民航大学多年以前就开始关注这一领域、重视该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 2008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办了面向通导岗位的“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并为空管系统通导人 员量身定制了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工程硕士面向各地区空管局采取不离岗的在职教育方式,学时为3至5年,授课教师为民航大学电信学院的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 职称的教师。每门课程结束需参加课程考试,全部合格者进入论文阶段,论文通过后,方可获得硕士学位。 “我们开办通导工程硕士专业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要针对性强,与岗位结合、解决一线实际问题。”据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 仁彪介绍,学校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来自工作岗位,由学校和所在单位双导师指导,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为通导人员继续强化理论基础、更新专业知识、提高 综合业务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彻底改变了以往通导人员单纯为了提高学历而参加各种专业不对口的研究生班学习。据统计,从2009年至 2011年,通导在职工程硕士教育共为东北、华东、中南三大地区空管局培养了近200位技术骨干。 尝到了联合培养的甜头,2011年,民航局空管局与中国民航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其内容之一就是由空管局通信导航监视部和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启动通导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全面提高空管系统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 随后的2012年,考虑到以地区空管局为单位来办班、教师上门授课的方式,只能满足通导人员相对集中的七大地区空管局所在地工作人员的学习需 求,无法实现全面提高通导从业人员素质的目标,中国民航大学改变了对通导工程硕士的教学方式,改为由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推荐学员,在中国民航大学 集中培养。学生共集中3次到学校学习理论课程,每次3-4周。“这种方式解决了地区间教育公平的矛盾,同时离岗学习,学员精力集中,学习效果和论文质量都 得到了保证。”吴仁彪说。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拔尖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中国民航大学还积极引进国际优秀教育资源,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同开展“面向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技术 人才培养项目”和“航行工程专业硕士”两个合作项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通导技术人才。前一个项目学时为半年,旨在挑选一批即将毕业的优秀本科生全 程参加通信导航监视14个模块的系统培训,每个模块还可以吸收在职人员旁听。后一个项目为1年半,主要培养通导专业硕士。两个项目均由法国民航大学具有多 年空管一线工作经验的教授全英文授课。“不出国门即可向国际高水平专家学习空管通导新技术,并与专家进行交流,这种办学方式受益面大,效率非常高。它开创 了一种落实”八项规定“严控出国经费新形势下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吴仁彪如是说。 面向未来:培养立体化高素质人才 水滴石穿见功力,厚积薄发结硕果。几年来,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已培养工程硕士近300人,参加“面向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和“航行 工程专业硕士”模块培训的有近600人次,一批优秀的业务新人不断涌现,更多优秀的技术骨干学成后回到技术保障岗位,深入生产一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技术 难题,从而提升了通导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在2013年民航局第二届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技能大赛中,来自中南空管局的两名工程硕士学员分获航管二次雷达和空管自动化第二名,还有10位参加过“面向民航通信导航监视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的学员进入6个岗位的前6名,占总获奖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记者从空管系统调查采访后得知,通过近几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我国民航业的通导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学员们的学习经历在 系统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其他人员进一步学习和深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通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得到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空管系统的安全保 障能力和整体运行效率,这对整个民航业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可以预见,未来蕴含高技术的通导设备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提高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这需要我国空 管系统在通导人才培养方面,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训体制。对此,李其国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民航大学的合作,在巩固好现有本科和硕士专 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面向民航强国战略目标,面向国际最新空管技术,拓展一些高端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项目,着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化专业 人才。” 吴仁彪的想法与李其国不谋而合,他告诉记者,未来中国民航大学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尝试开办国际试验班,从新生中选拔基础优秀的学生进入该班,由学校优秀教师和国外民航院校专业教师全英文授课,并紧密与民航企业联合,从理论到实践一体化培养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