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挂牌三个月后,有着“中国民间金融投资航母”之称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成立之后首笔大额投资终于揭晓。
11月24日,中民投总裁孔林山宣布,已成功并购民生国际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民生国际通航”)、亚联公务机有限公司(下称“亚联”)。其中,中民投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完成收购民生国际通航61.25%股份,民生国际通航则全资收购亚联公务机公司。 藉此,中民投的九大业务板块之一——通用航空业务率先起航。按照孔林山的说法,通过此番并购,民生国际通航占据了国内公务机托管市场将近50%的份额,有望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公务机托管运营商之一”。 此前,《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获高层批复,“真空1000以下空域实行分类管理有序放开,此外低空领域开放具体政策也将出台”,通用航空喜迎政策利好。 强势介入 中民投方面没有透露本次收购对价金额。不过根据民生国际通航董事长莫立军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的说法,中民投增资后,民生国际通航的注册资本将达到15亿元,按照中民投最终获得的61.25%持股比例计算,其投资金额或接近10亿元人民币。 公开资料显示,民生国际通航前身是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04月由民生云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云天投资”)收购重组。在中民投收购之前,民生云天投资是民生国际通航的唯一股东。 本报从业内多方获悉核实,民生云天投资的实际控制人为民生置业有限公司,民生置业的两大股东则分别是民生银行和民生金融租赁。而中民投在筹备之日起就被认为和民生银行关系密切,如中民投董事长主席董文标和法人代表的李怀珍此前均在民生银行任要职。 鲜为人知的是,在2014年初民生国际通航的开业典礼上,曾任民生银行董事长的董文标当时就出现在仪式现场。民生通航以及民生系乃至中民投三者之间微妙联系可见一斑。“这其实是民生系航空金融产业的一次大整合,而中民投拿下民生国际通航则能够从资本和资源层面给更多扶持,让这块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和想象空间更大”。民航专家綦琦对本报称。 这方面的布局早已悄然展开。在民生通航官方网站的新闻中,将民生金融租赁称为其最亲密的合作伙伴。而在2014年初双方更是签署了100架公务机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一数字相当于民生金融租赁机队的大部分份额。 而民生国际通航还在约一个月前完成了对亚联公务机的全资收购。一位不久前赴亚联考察的民航资深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亚联名下共有40多架公务飞机(其中40架为托管),公务机机队规模仅次于金鹿公务机,是行业内“能够靠自身运营业务盈利的少有的通航公司”。 民生国际通航董事长莫立军亦对本报称,并购亚联使得民生国际通航的公务机队规模一跃达到约70架,该体量堪称“国内最大的公务机托管运营商之一”。 按照中民投设定的目标,民生国际通航作为公司九大业务之一,要打造最具中国特色的公务机服务产业链,力争五年内公务机达到500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公务机管理公司。 迎政策破局 几乎与中名投并购宣布的同时,国内通用航空界迎来政策利好。 11月22日,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空管委主任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最大限度盘活低空空域资源,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而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更是在会上建议,要进一步优化空域划设,建议把低空空域划分标准高度增加到3000米;简化审批程序,关注能管的,放开能放的,借鉴国际标准和做法逐步实现我国空域分类管理。 低空空域开放对于公务机运营的价值在于,一方面空域开放的范围有望增加至3000米,公务机未来飞行更加“自由‘’,另一方面,通用航空未来航线和时刻申请流程的压缩和简化将使得公务机在运营上获得更大的灵活性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政商人士和高端消费人群,发展的最大政策桎梏获破解,市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在此大背景下,作为通用航空黄金细分领域的公务机市场也将随之迎来井喷。“公务机飞机大多还是在高空飞行,所以单单从低空空域范围开放来讲其实影响不大。未来政策层面对公务机最大的影响是在时刻和航线的申请和审批流程的简化上”,綦琦称。 华控基金是境内最早关注公务航空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并将公务航空产业称之为民航“皇冠上的明珠”。其董事李远锋认为,作为高端消费领域的细分市场,随着通航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以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成长以及豪数富量持续攀升的助推下,公务航空产业将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 来自业界的多份预测数据对此都形成印证。世界第三大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在第十届珠海航展期间发布了其《全球公务机市场预测2011-2030》,其称到2020年中国的公务机数目将累积增加至1100架;到2030年总数可达2470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