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纪念馆馆长徐建平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陈云同志组建红色航空队76周年。在1937年11月,陈云同志经与国民党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反复谈判后达成协议,由新疆国民党军队的航空队为八路军培训50名空地勤人员。这一具有历史性协议的签订,组建起了我们自己的红色航空队,为我党培养了第一批空军干部,为新中国创建人民空军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我们通过缅怀陈云同志组建红色航空队的光辉业绩,来系统学习陈云同志对我党、我国、我军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并藉此来激励和鞭策我们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的一生,是伟大而又光辉的一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云自幼生活在底层社会,饱尝艰辛。为了寻找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年轻的陈云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之中。1925年,陈云在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和商务印书馆工人罢工。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他认识到,必须要改造社会,才能解放人类。这一年,陈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开始了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把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作为终生不渝的奋斗目标。 从领导商务印书馆的工人运动,到大革命失败后领导小蒸、枫泾地区的农民暴动;从协助周恩来处理顾顺章叛变事件,领导中央特科,到参加遵义会议,坚定地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支持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从离开长征队伍,历尽艰难险阻,赴上海恢复党的地下组织,到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的情况;从赴新疆援接西路军,建立红色航空队,到在延安领导党的组织工作,发展壮大了党员队伍;从建立北满根据地、四保临江,彻底转折东北解放战争的局势,到创造为全国新解放城市的接管工作发挥了重要借鉴作用的沈阳经验。陈云同志多次在党和军队的紧要关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表现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卓越的指挥才能和高瞻远瞩、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雄才大略和革命精神。为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 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艰难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云同志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长期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全国解放后,陈云同志以上海为突破口,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结束了国民党政权留下的长达十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他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成功主持起草了“一五”计划,为我们党推进工业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陈云同志又大胆探索如何使刚刚确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更好地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促进生产力发展。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陈云同志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构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他们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其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他的补充。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要发挥市场作用的最早、最明确的论述。 1957年,陈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组长,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不顾现实条件的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主张建设规模一定要和国力相适应,要在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基础上扩大建设规模,主张国民经济计划必须坚持综合平衡,实行按比例地发展。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国民经济遭到严重困难时,陈云同志受毛泽东委托主持恢复国民经济,调整高指标,对基本建设规模实行“伤筋动骨”的削减,使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增产为先导,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得到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文革期间,陈云同志率先提出了要很好地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任务,以便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进入新时期后,在经济工作领域,陈云同志对比例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实行了全面调整,针对在经济工作中存在的急躁冒进的问题,提出用两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任务,并指出要充分利用外资,并指出:“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能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在宝钢建设问题上,陈云同志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明确的表示:“宝钢已不是搞不搞的问题,已经定了,要干到底”,并且对宝钢的建设问题作出了总体的规划。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主张改革的步子要稳,要“摸着石头过河”,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在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中,指出农业实行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后,仍然要强调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在经济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特别是在困难关头,人们总是希望听到陈云的意见,他也总是能够不负众望,洞悉全局,抓住要害,及时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陈云同志在领导全国经济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被毛泽东所称赞,为全党所钦佩。 陈云同志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也倾注了心血。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同志在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部长的时候,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面对建国之初,新中国国内基础工业极其薄弱,航空专用材料几乎是空白等情况,陈云同志十分重视航空工业的发展,安排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航空工业,并积极推进航空工业配套工业的建立与发展。同时针对航空工业创建初期,人才奇缺的情况,陈云同志采取了广为调集人才和大力创办航空院校的重大措施,双管齐下,迅速形成和壮大了航空工业队伍。正是由于陈云同志对中国航空工业呕心沥血的支持,使得中国航空工业很快发展成为了规模可观的新兴产业。 陈云同志一生在重大的经济决策方面很少失误,得益于他一生秉持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比较、交换、反复”的辩证思维方法,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陈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掌握真实情况很重要。掌握了真实情况,自己心中有了数,就不怕别人叫。”特别是善于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对待不同意见,陈云同志曾说过:“我特别喜欢听坏话,坏话其实大部分都是老实话,是写字台上的头条新闻。”陈云同志在实际工作中,不单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是在经济工作领域内重视调查研究的典范。 三、为党的建设与发展深谋远虑在党的建设领域,陈云同志曾经在延安时期担任过7年的中央组织部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长达9年。他对如何搞好党的建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大建树,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陈云同志在延安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期,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使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得到迅速发展。针对党员成分和思想状况比过去变得更为复杂的情况,陈云同志在组织工作中加强了对新党员的思想意识的教育,提出了衡量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并郑重提出“党员的质量重于党员的数量”。在干部工作中,陈云同志认为,要做好干部工作,必须懂得干部政策,并总结为十二个字:“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陈云同志一方面强调党要正确执行干部政策,另一方面也强调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并提出了挑选干部的四条标准,将选拔干部的标准归纳为两句话:德才兼备,以德为主。陈云同志在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的一系列工作,为党的组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文化大革命”中,身处逆境的陈云同志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积极参与粉碎“四人帮”的决策过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云同志积极参与拨乱反正。从1977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应该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并指出要为“天安门事件”平反。1978年,陈云同志又率先提出平反冤假错案,并积极推动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的进行,直接提议复查和平反包括刘少奇、瞿秋白、张闻天、萧劲光、马寅初、潘汉年、徐懋庸等党的重要领导人和文化界著名人士,并领导中央纪委积极开展复查和平反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陈云同志大力支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地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张。 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建设领域内,陈云同志始终关注着两件大事:一件是干部的新老交替,另一件是执政党在新时期的党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陈云同志较早的就开始注意到干部的新老交替问题,提出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的要求,并提出在提拔中青年优秀干部的标准要德才兼备,并更加关注“德”的问题。同时,陈云同志提倡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制度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地人才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同志担任中纪委第一书记期间,开创了新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崭新局面,并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和“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的著名论断。上世纪80年代中期,面对改革中一片“松绑”的呼声,陈云同志提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共产党员无论在地下工作时期或执政时期,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纪律。他始终主张维护党规党法,以党内法规保障党风建设。陈云同志的这些论断把党风问题上升到“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得到了全党的广泛认同,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陈云同志十分重视加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提倡加强党的集体领导,保障党内民主畅通。陈云同志在主持中央纪委工作期间,提出中央纪委最主要的工作是健全党规党法,使党内生活制度化,拟订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党内立法的方式,使党内政治生活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陈云同志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党的任何一级组织,允许不同意见存在,我看这不是坏事。有不同意见,大家可以谨慎一些,把事情办得更合理一些。允许有不同意见的辩论,这样可以少犯错误。”“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全党最大的事情,只有这样做,安定团结、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如果鸦雀无声,一点意见也没有,事情就不妙。”如今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更好地发扬党的民主集中制,广开言路,更多地听取不同意见,保障党内民主畅通,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虽然党的十三大后,陈云同志退出了中央工作的第一线;党的十四大后,陈云同志从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开始了离休生活,但是作为一名有着高度党性的共产党员,陈云同志仍旧壮心不已,仍然时刻关注着新形势下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高度关注着党的建设,始终不渝地支持党中央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实现了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誓言。 我们今天通过缅怀陈云同志的光辉业绩,来纪念陈云同志对新中国航空事业的伟大贡献,来深入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精神。陈云同志的光辉思想和崇高风范,将鼓舞和激励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