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迟爱萍在研讨会上演讲 陈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第一任党代表。他1937年4月23日抵达迪化,11月27日返回延安,在新疆不过短短七个月。期间,因电讯联系缓慢,陈云经常要面对世界大战局势的瞬息万变、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且与苏联接壤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这些客观因素诱发的复杂局面而独立开展工作。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年仅32岁的陈云,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非凡的远见、前瞻意识以及开拓工作局面的创造性,在军队建设和统战工作两个方面,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6年12月,正在苏联学习的陈云,授命于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率一行人赴苏联边境霍尔果斯,准备进入新疆,负责接送苏共提供给中国共产党的一批抗日武器。因中国境内西安事变爆发,苏共中央对中共的援助态度有所变化,陈云等人的任务搁置,待命于中苏边境,直至1937年4月。 期间,在中国境内,青海军阀马步芳等部队,奉国民党政府命令,拼命“围剿”西路军,使西路军在狭长的河西走廊受到重创。待1937年4月18日,陈云等人接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电报,于4月23日赶到新疆迪化时,西路军已失败,军政委员会委员李先念正率其左支队沿祁连山脉西进。陈云等人的任务也变更为:“到星星峡去把西路军的残部援救到新疆安全地点”。 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变化和复杂的国际国内相互交织的政治局面,陈云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他以政治上的睿智,恰当利用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的统战关系,成功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他的迎接西路军的任务。他又以出色的政治思想工作,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了部队内因西路军惨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使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路线上来。他还以对党和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妥善安置西路军余部赴苏学习,向共产国际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王明等人积极呼吁;为维护部队应有的独立性,与盛世才灵活斗争,在复杂的统战形势下,迅速将部队建设引上学政治理论、学文化、开展军事训练以及文体活动的正常轨道,使整个兵营充满了活力。 1992年7月21日,陈云在悼念李先念的文章中,对中央派他迎接西路军进疆一事作了生动地叙述,他说:“我和先念同志相识,是在一九三七年四月。那时他率领西路军余部四百多人,浴血奋战,历尽艰辛,到达甘肃、新疆交界的星星峡,我以中央代表名义从苏联回到迪化(今乌鲁木齐),然后去星星峡接应他们。这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部分力量,尤其是保存了一批干部。”这段话极其精辟地道出了,陈云在新疆革命活动的第一个突出贡献。 据统计到达星星峡的420多人中,有师以上干部十多人,团营连干部约70人,班排干部很多,战斗员都是三年以上的老兵,党团员有260人左右,还有无线电专业人员、译电员和医生等技术人才约50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国革命、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为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共和共产国际明确指示陈云,西路军余部不去苏联,留在迪化学习。怎么学?可以持续已经开展了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及步兵的一般化训练,这些在“新兵营”都已走上正轨,继续进行就行了。陈云领导才能的卓越,即表现在他没有选择这条常规之路,而是开拓了另后人赞叹的全新的军事训练局面。 军事不是陈云专长,但多年革命斗争实践的磨炼及苏联学习眼界的开阔,使他成长为一个有着很强创造力和前瞻意识的杰出领导人才,眼界极其开阔和深远。他以军事上的远见卓识,政治上的成熟稳重,看准了在新疆特殊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环境下,苏联提供给盛世才的现代化化武器可以被我所用,与滕代远等人商议后,果断地将部队的文化学习和一般军事训练,推进到机械化武器装备的正规学习和训练阶段;并将这一设想电报毛泽东及张闻天,得到中央回电的明确支持。 当时在人民军队根本没有汽车、装甲车、坦克和各种火炮等陆地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情况下,陈云想到了超前学习,这已显露出了他的前瞻性战略思维,而陈云的谋略并没有就此止步。红军长征中,吃了不少国民党空袭的苦头。许多英勇善战的好同志,没有倒在与敌人短兵相接的战场上,却惨死在了敌人的轰炸扫射下,陈云对此记忆犹新。到了苏联他进一步认识到,强大的空军对国家的保卫作用。回国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狂轰烂炸所制造的一桩桩血案,进一步刺激了陈云,使他萌生了“利用新疆的统战环境,借用盛世才的航空队,为我们党培养一支既会驾驶飞机,又会维护修理的航空技术队伍”的想法。 多兵种机械化训练从地上到天上意味着军事能力质的飞跃。陈云是一个胸有宏志的帅才,他想的不是一般性的训练一批有飞行技术的人才,而是想建立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的航空队,这一目标如果实现,将意味着我们党在军事实力方面的战略性的跨越。去学习飞行的人对外是盛世才航空队的学员,但事实上这批人就是中国共产党航空队的第一批种子队员。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在我军第一批航空队员的选拔中,显示出了陈云严谨、稳健的工作作风。为保证第一批航空队员的质量,陈云决定,全部在共产党员中选拔,基本条件是:年轻,身体好,有一定文化。他亲自在西路军总支队内,排队摸底,亲自找符合条件的同志谈话,预选了一批学员。虽然学习是在新疆,西路军余部中也还有适合的人选,但陈云没有全部就地取材,他有着很强的全局意识,不仅军事上看得远,政治上也看得深,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第一支航空队打基础,人员必须来自各方面军。 1937年11月,陈云奉命回延安,出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随后即向党中央提出挑选一批既年轻又有文化的干部赴新疆航空队学习航空技术的建议,并得到批准;中央决定由陈云和中央组织部负责确定人选。就这样陈云在抗日军政大学和摩托车学校又挑选了十几名符合条件的学员。 1939年9月,周恩来赴苏医病路经迪化时,曾特地代表党中央、毛泽东看望在新疆航空队学习的学员,在听了学员代表的汇报后,周恩来赞扬地说:“陈云同志做了件很好的事。将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空军,有骨干、有种子了。” 陈云的远见同样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1940年初,“新兵营”的学员回到延安。毛泽东专门给他们作了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说,你们都是农民的儿子,有的是放牛娃,有的帮过工,有的还讨过饭,都是穷人的子弟,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化,是大老粗。这几年你们学了文化、政治、军事技术知识,将成为我们军队建设的骨干。现在我们还没有机械化,将来会有的,你们就是种子。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由陈云主持策划在“新兵营”开展的特种军事技术人才的训练,为我军培养了第一批会使用现代化武器的人才,是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军事现代化建设的开端,对人民军队建设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这也是陈云在新疆革命活动的第二个突出贡献。 陈云在新疆革命活动的第三个突出贡献表现在统战工作方面。他以中共中央驻新疆第一任党代表的身份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实现了中共中央打通国际交通线的战略目标,开辟了国际交通线,创建了新疆八路军办事处,为我党在新疆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陈云的带领下,“新兵营”及一批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影响了新疆政治的进步,促进了新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凝聚了新疆人民的爱国意识,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事业在新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新疆短短的七个月中,陈云能为党、为军队、为人民作出如此突出的贡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身所具备的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及领导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陈云在新疆当时特殊的环境中,能够因地制宜,顺时而动,大处落墨,机动灵活,未雨绸缪,深谋远虑,这一系列优秀的领导素质,使他决策既不失方向和根本,也关照了全局,面向未来和长远。由此而说,陈云在新疆短暂的革命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也为后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是岁月和真理之光的见证,给后以深刻的启迪。我们今天回顾和缅怀陈云在新疆革命活动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面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面对世界军事变革的惊涛拍岸、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全新的复杂局面,我们要以前人为师,学习陈云谋略中的前瞻意识,学习陈云奋发有为的开拓工作局面的勇气,学习陈云科学判断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辩证思维方式,学习陈云对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以及对同志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 陈云给王明并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信,手稿,1937年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