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公务航空暗战珠三角
2014-11-26 09:51  来源:中国民航报   薛海鹏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珠三角各市场联系的愈加紧密,珠三角五大机场将最大限度地争取和整合区域内资源。在公务航空市场新一轮的资源配置过程中,五大机场融合而成的珠三角机场群,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公务航空发展不容小觑的势力。

  □本报记者 薛海鹏

  1979年,81岁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亚蒙·哈默应中方邀请,乘坐私人飞机来到北京,他所乘坐的波音727成为第一架进入中国领空的外国私人 飞机;35年后的今天,全球著名投资商沃伦·巴菲特旗下的私人飞机租赁公司NetJets正式开启在华业务,先期投入的两架豪客800公务机成为国内公务 机市场的首批国外竞争者。

  间隔30余年,私人飞机像是一块敲门砖被美国两代投资家先后利用:前者降落北京,敲开中国的政治大门,续写了哈默“红色资本家”的传奇;后者落户珠海,化身投资中国的利器,有望延续“股神”巴菲特的不灭神话。

  哈默选择北京不难理解,但巴菲特为何将NetJets在中国的运营基地设在尚未开通国际口岸的珠海机场,而不是客流量更大的北京、上海,似乎令人费解。

  在珠三角地区,除了珠海机场外,1.5小时海陆交通内还密集分布着另外4座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和澳门国际机场。从这5座机场中的任意1座出发,3小时内均可覆盖整个中国和东南亚。

  从所属辖区看,珠三角所在的中南区是目前国内公务航空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三大片区之一,仅次于华北和华东;而从地理位置看,大珠三角地区所处 的珠江三角洲又是亚洲的经济地理中心,公务航空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相比其他区域的机场,身处珠三角地区的五大机场,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

  面对公务机市场巨大的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占据相同区位要素的珠三角各机场近年纷纷发力,近期动作频频的珠海机场尤其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珠三角“硝烟弥漫”

  2009年,珠三角五大机场曾召开过一次高层研讨会,会上首次对五大机场各自定位作了确定。但即便如此,五大机场近年来的合作与竞争却从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公务航空领域。

  广州、深圳和珠海是广东省航空产业布局的三大核心区,相比广州、珠海,深圳的公务航空发展走在最前面。据最新统计,深圳机场今年的公务机起降量有望突破3000架次,将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记者从深圳机场了解到,机场自去年底转场以来,公务机过夜停场数量居高不下,机场为此新划设了公务机专用停机坪,以满足公务机集中停放的需求。近 期,深圳机场正在进行公务机机库建设的招标工作,将投资4900万元改善公务航空设施。此外,深圳机场自今年1月起开始“试水”FBO业务,将以搭建统 一、中性、公平开放的公务机服务平台为原则,探索FBO服务发展模式。

  处于珠三角中北部的广州白云机场,是国内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由于承受着繁重的客运压力,机场的公务机业务量不及深圳,但也需求旺盛。事实上,白云机场早在2010年就新建了专用的专机公务机停机坪,设有29个公务机机位,能够停靠绝大部分公务机机型。

  可以说,对民航客运需求的优先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白云机场公务航空的发展,但这并未影响广州发展公务航空的决心。据广州市政府前不久公布的《关 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广州将积极推进南沙商务机场规划建设,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设起止年限:2015年~2016年。

  与珠海、广州、深圳相比,香港和澳门发展公务航空要早很多。在1995年前后,便相继开展了公务机服务业务。香港作为国际航运枢纽,也是通往内地市场的最大通道,它在公务航空领域的发展程度远高于内地,2013全年公务机起降接近1万架次。

  1998年,投用的香港商用航空中心(HKBAC)是香港唯一,也是亚洲最成熟的FBO,设有商务候机楼和3个机库。HKBAC相关负责人告诉记 者,与中心刚成立时相比,现在公务航班的年处理量增长了20多倍。为此,HKBAC在过去数年时间里,将停机坪的面积扩大了1倍,可供停放近40架公务 机,但仍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业务需求。

  区别于超大型的香港机场,澳门机场定位于中小型机场。受限于机场规模,澳门机场的公务机起降量比香港要少很多,也略低于深圳,但近年增速较快。据澳 门机场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苑卫芳介绍,澳门机场去年起降公务机2161架次,较2012年增长了30%。而今年前3个季度实现起降1899架次,比去年同 期增长了27%。

  竞争格局有望改变

  经过为期两年的筹备,利捷公务航空9月23日正式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35运营合格证,不仅成为首家在中国提供包机服务的国外运营商,也是入驻珠海机场的首家公务机运营企业。

  从深圳、广州、香港、澳门四地的公务机发展现状及发展情况来看,各机场均出现了飞行时刻、停机位等资源不同程度的紧张,尤其是广州和香港。相比之下,珠海在这些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有成为“黑马”的潜力。

  近几年,为了促进公务机业务的发展,珠海机场可谓“软硬兼施”:

  除了与利捷合作加强公务机运营外,机场还早就开始做了保障公务机运营方面的工作。去年,美捷香港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与珠海翰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珠海 机场合资成立了珠海美捷翰星飞机维修有限公司,使得珠海机场基本具备了开展公务机维修、维护服务的能力。据珠海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珠海机场在未来4年内 还将投入4.24亿元资金,对机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记者从珠海机场了解到,珠海机场目前入驻了17家航空公司,是五大机场中入驻航空公司数量最少的一家。机场去年的旅客吞吐量为290万人次,在5座机场中数量最少,而且远低于机场当初1200万人次的设计容量。

  由于种种原因,1995年建成通航的珠海机场一直未能开通国际口岸,暂时没有国际航线。近期,珠海机场传来了好消息:为实现境外公务机在珠海机场起 降的目标,珠海各联检单位已达成共识,由市口岸办报省口岸办审核后上报国家口岸办批准,在珠海机场现场设立公务机临时口岸,解决境外公务机的起降问题。这 样,国外或港澳地区注册的公务机可以将珠海作为停场基地,同时也将推动珠海机场公务机FBO(固定运营基地)和公务机维修基地的建设及发展。

  公务机临时口岸的开放对利捷公务航空是个“惊喜”,其首席执行官黄伟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口岸”的开放将便于公司更好地提供跨境包机服 务。他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客户需要从香港飞国外,在口岸开通前,飞机需要先调到深圳清关报关,然后才能去香港;而口岸开通后,飞机就能从珠海直接飞赴 香港提供服务。

  在竞争中融合共赢

  珠三角五大机场直线距离均不超过150公里,如此密集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们各自的区位优势。

  在公务航空发展领域,他们面临着相似的机遇与挑战。为加强合作,五大机场早在2001年就建立了由各机场每年轮流主办的“大珠三角地区五机场主席会议”机制。随着各机场公务机业务发展,公务机运营也多次成为被探讨的议题。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五大机场在发展公务航空过程中的竞争关系时,各机场相关负责人都表现出了乐观态度。

  面对珠海机场在公务航空领域的强势出击,澳门机场专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澳门机场与珠海机场是近邻,我们很高兴看到珠海机场的进步与发展,也不认为对方的发展会对自身发展造成影响。”

  而对于发展条件接近,拥有较高成熟度的香港机场和澳门机场,他们在发展公务机市场上存在着竞争关系。对此,香港商用航空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港澳发展公务航空虽有竞争,但客源各有特色,澳门偏娱乐度假,香港偏金融商务,两者可以优势互补、客源共享”。

  除五大机场外,对于在各机场运营的公务机公司来说,他们也面临着直接的竞争。

  记者采访了亚联、东海、利捷、香港TAG等多家公务机公司,从经营模式来看,他们的业务都以托管和包机为主。据利捷黄伟麟介绍,和香港的公务机公司相比,内地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在他看来,“竞争本身不是坏事,可以避免垄断导致服务水平降低”。

  此外,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发展规划有着促进公务航空融合发展的方面,如地面交通。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划,珠三角地区正在规划并逐步建立一个以 广州为中心、衔接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珠三角各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体系,铁道总长达到1890公里。预计到2030年,珠三角地区将建成基本覆盖所有县级 以上城镇的轨道交通网络。此外,珠港澳大桥也将在2016年建成通车。届时,珠三角各城市间的距离将大幅缩短,这无疑会为五大机场间的业务转移与承建提供便利。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珠三角各市场联系的愈加紧密,珠三角五大机场将最大限度地争取和整合区域内资源。在公务航空市场新一轮的资源配置过程中,五大机场融合而成的珠三角机场群,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公务航空发展不容小觑的势力。

分享到:

相关报道:

标签:
[责任编辑:车彦卓]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