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 据全国设备租赁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目前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总数已接近200家,金融租赁21家、内资融资租赁47家、外资租赁120多家。综合各租赁公司的经营情况: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分布和涉及的领域已越来越广泛,除二手设备流通量最大的工程建设机械设备、机床、印刷设备等以外,还包括交通运输设备、港口机械、能源环保设备、飞机、船舶、铁路线路设备、医疗设备、监控系统设备、农业机械及仪器仪表等领域。从业务发展的态势来看,租赁业的发展是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势紧密相连的,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租赁作为一项重要的投资手段,无疑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无论是传统租赁,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融资租赁等租赁方式,都是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租赁在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设备更新和结构升级、个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面临着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从融资租赁资产种类的选择、期末资产管理及残值处置等问题来看,租赁业的“退出机制”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如何确保安全实现租赁产品的残值,对从租赁渠道退出的二手设备等租赁资产进行定价,将是决定租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顺畅的退出渠道,将影响到整个租赁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二手设备市场还不完善,大多数租赁公司还没有意识到租赁退出问题的迫切性,这将不可避免地关系到租赁业将来的发展。 四、我国金融租赁业发展展望 (一)制约金融租赁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两年多来,金融租赁公司发展遇到的体制和制度问题包括:税收方面的增值税问题使得金融租赁公司不得不让客户首先购买资产、然后实施回租租赁,将一些本来典型的直接租赁业务变成了回租业务,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客户对融资租赁的需求;关税方面,租赁公司购买飞机的关税负担远远高于航空公司,一定程度上使国内租赁公司不能与国外租赁公司在同一平台上展开竞争;对购买医疗设备等的资质要求,限制了金融租赁公司进入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单一客户集中度约束,明显限制了金融租赁公司持有飞机等优质资产和营销航空公司等优质客户的业务空间;在国内外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则不仅对租赁公司开展“走出去”业务形成了直接障碍,而且不利于租赁期内加强对租赁物和承租人的风险监测;租赁物权利登记制度的缺失,使租赁公司时刻面临着租赁物权利的侵害和相关纠纷的发生。目前,银监会等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并与业界积极协商,已经形成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工作思路,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一些更加有利于金融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将逐步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