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 天时地利外还得有人才 速度与激情之外,前车之鉴也需要总结。 18日的论坛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委员会副秘书长唐继龙作为特邀嘉宾上台演讲。值得一提的是,唐继龙是通航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庆人。 1995年,空军出身的唐继龙转业后注册成立三峡通用航空公司,这是国内首个以自然人身份申办的通用航空公司,曾引起全国关注。2005年3月,三峡通用航空公司获得民航西南管理局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同年8月,唐继龙购买的两架飞机通过验证飞行,准备用于出租,开展航拍、旅游观光、飞播灭害、森林灭火等业务。 但是,随后三年,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三峡通航一单未接。2008年,民航部门颁发的三年经营许可证到期,由于飞机没达到规定的飞行时间,适航证被吊销。苦苦支撑13年后,三峡通用航空在中国通航业“春天”到来之前,无奈“退场”。 总结过去,唐继龙认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通航公司定位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支撑,决定了它能否存活。此外,由于通航产业专业性强,管理和飞行人才是否到位,也会直接影响公司能否成功运营。在发展通航业的过程中,重庆同行一定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前景 飞机能否“满天飞”机场数量是关键 对重庆通航业前景,无论是唐继龙,还是渐成气候的重庆通航业界,都充满了期望。 “重庆发展通航产业拥有诸多优势。”两江航投负责人认为,重庆除了飞机制造外,还有飞机培训学校和完善的航空研发机构,未来将形成集通航研发、飞机生产、飞机服务、维修保障、机场建设、融资租赁、飞行培训、航空展览、临空经济等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集群,以及相应的商业模式。 去年4月,重庆获批成为西南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重庆通航产业自此大步向前。目前,重庆已有江北、万州、黔江3座民用机场,加上正在推进的武隆、梁平等机场新建、改造项目,我市未来可望拥有5个可满足飞机起降的机场。 “但这还不能完全满足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唐继龙表示,是否有一定数量的小机场,将成为飞机能否在重庆“满天飞”的关键。 来自市发改委的消息称,为助推通航产业发展,市发改委将尽快修改完善发展通用航空意见上报市政府,研究制定全市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方案。知情人士透露,这个方案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约20个区县的通用航空小机场建设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