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有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天津方面突然提出不同意见,导致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下称“长城资产”)收购天津银行的计划可能流产。 导致交易失败的原因可能在于控制权归属,长城资产希望能获得控制权,并在收购后更名为中小企业银行,从而与长城资产整个战略转型相符合。但天津有关方面考虑到城商行资源的稀缺性,心有顾虑。 收购夭折 “收购计划落空并非技术原因,而是天津相关方面有不同意见。”来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的多个信源告诉记者。 一度颇为高调的长城资产收购天津银行51%股权一事形势急转直下。 此事自2011年始传出消息以来,进展比预想的顺利。据《财经》5月初的报道称,“财政部、银监会已批复同意长城资产控股天津银行的方案。”并称, 2011年底,长城资产与天津银行主要股东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总交易金额近100亿元。 记者得到的消息是,该项收购作为长城公司股改方案的重要一环确实已获得主管部门财政部的审批,也与股权出售的主要股东达成协议,但尚未进入银监会的审批环节即由于天津市方面的原因中途告吹。 一位AMC人士判断,天津相关方面不同意的原因可能是考虑到城商行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地方政府的形象。“长城资产志在控股,且有意将其从一家立足天津的城商行变成全国性的股份行。”他说道。 消息称,长城资产计划收购后将天津银行更名为“中小企业银行”,“这与长城着眼于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的客户定位相符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城资产与天津市政府“交好”已久,此项收购成功的可能性一度很大。 “天津市和长城资产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以至于收购意向谈判的开始,双方基本上是排他性接触。”上述人士指出。 以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长城从2007年开始深入推进与天津市政府的战略合作,一举推出新金融研发中心、天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公司、天津国际融资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多家立足于滨海新区的业务创新公司。 其中,2007年成立的天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长城资产控股62.5%; 2010年成立的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长城公司控股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