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月1日公告欲出售通航子公司后,2月18日,中信海直正式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将其所持控股子公司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93.97%股权进行转让,转让价格为8457.30万元。而据此前公告,中信海直还将与原子公司二股东以同样比例出资,另起炉灶设立一新的子公司继续发展通航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这样的“重整”应该是为了剥离盈利不佳的非直升机托管业务,回收部分投资资金,为日后集中精力发展盈利能力较强的直升机业务做准备。而原子公司的客户关系以及通航运营资质和牌照等将可能被新公司承接。 溢价出售子公司 根据公告,子公司中信通航注册资本8292.55万元,其中公司出资7792.55万元,持股93.97%;香港迅泽航空器材有限公司现金出资500万元,持股6.03%。 目前中信通航运营直升机18架、公务机3架。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6494.77万元和400万元。截至2012年9月30日,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4344.40万元和1196.14万元。 经评估,中信通航净资产为7799.35万元。中信海直所持93.97%股权对应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7329.05万元,拟转让价格为8457.30万元,比评估价溢价1128.25万元,比公司初始出资亦高出664.75万元。 对于受让方,中信海直要求需符合民航主管部门关于通用航空投资主体的要求和规定;工商注册资本金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资信证明不少于人民币1.5亿元;不得从事与目标公司主营业务相同的行业。交易款则可分两次交付,首次支持30%即2537.19万元,剩余价款需在一年内付清。 同时,香港迅泽为中信通航唯一的其他方股东,同意放弃优先受让权,并有意按与公司相同条件转让其持有的中信通航6.03%股权。 重新落子 根据中信海直此前公告,在“舍弃”中信通航这一子公司的同时,公司还拟与原子公司二股东另起炉灶,合资设立一家新的通航子公司——中信海直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中信海直以自有资金出资4698.5万元,占比93.97%;深圳迅泽出资301.50万元,占比6.03%。 由此可见,新老两个子公司的股东没有变化,业务基本相同。中信海直如此“折腾”,用意何在? 公开信息显示,拟出售子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直升机、公务机和飞艇等。近年来,直升机业务快速增长,收入占公司总收入七成,且历史年度均为盈利。公务机业务则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是为企业或个人包机飞行服务,自2005年开展以来,历史年度都处在亏损状态;飞艇业务由于其合作方式,也导致中信通航产生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沉淀。 兴业证券认为,公务机业务和飞艇业务盈利能力不佳可能是中信海直想剥离的原因。从新公司的经营范围看,公务飞行已不在其业务范围之列。之后,预计中信海直本部和新的子公司将集中精力发展直升机业务,这也是中信海直的优势所在。 兴业证券同时指出,成立新公司后,老公司的以政府和央企为主的客户关系可能会慢慢被新公司承接。而通用航空运营资质和牌照等无形资产是老公司剩下的核心价值。这些无形资产的取得耗时耗力,对于想进入通用航空领域的新来者具有一定吸引力。与此同时,转让老公司可收回3000多万元的投资,有利于缓解中信海直机队扩张的财务压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海油开发对直升机服务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