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东现在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了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他在国内投资建立了直升机制造基地,同时也是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会和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
在他眼中,随着国家进一步放开低空空域,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这个“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将一发不可收拾,在国内形成一个超过4万亿的巨大产业。 “如果25年前,谁说中国汽车产能会超过美国,没人会相信。可是现在却在若干年前已经超过了。我可以非常负责的说,中国不需要20几年,中国通用航空飞机的数量一定会超过美国。” 徐昌东表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时,就会发展汽车。中国正好是在1500美元人均GDP的时开始发展汽车。但人均GDP达到4500-5000美元时,一定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现在,中国人均GDP正好接近5000美元,发展通用航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据统计,美国现有通用航空飞机已经达到20多万架,通航机场2万个,而国内目前只有1000多架,小机场数量并不多。 通用航空作为我国民航事业的两翼之一,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于开放低空领域及推动通用航空发展政策也持续出台。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中国准备用1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徐昌东认为,中国低空开放后,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经济链条。通航飞机制造、维修、航材,燃料、机场、培训等,在美国,有270万人直接为通航产业工作,间接有500万人为通航产业服务,因此,通航的发展可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增长。 2011年,民航局制定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我国通用航空机队规模将超过2000架,较“十一五”末至少增长98%,通用航空生产作业时间达30万小时,年均增长16%,较“十一五”末增长114%。 “一些西方人认为中国的天空印满了钞票,因为,一个国家开放低空领域意味着一个巨大产业的发展。”徐昌东说道。 2012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把通用航空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过,徐昌东强调,现在就要研发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空空域管理办法,不能走汽车产业发展的老路,等汽车数量增长到马路出现拥堵时,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要提前做好规划。 同时,他认为,发展私人通用航空要与非政府紧急救援体系结合起来,随着未来中国私人飞机大发展,国家应把这些私人飞机纳入非政府紧急救援力量,一旦国家有需要,私人飞机可由国家动员使用,比如救灾。 徐昌东认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不完全由国企做主导,完全可以鼓励民企或者中外合资企业发展,但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困难之一就是融资渠道。“我们现在正筹备海峡两岸创新银行,将来银行第一个定位就是要支持两岸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为两岸的通航发展提供一个专门的融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