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期间,作为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的通用航空产业园与机场建设全国论坛于10月19日~20日在西安举行。 为了搭建资源交流共享平台,更好地促进各地区通用航空产业健康发展,在论坛上,来自民航局、科研院校、通航企业以及各地通航产业基地的专业人士,对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园以及机场规划建设进程中最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其中,关于我国通用机场的建设规范、“点—线—面”的通航发展新路径以及国外通航机场与社区的建设实例等内容,为国内各地政府及企业提供了最新的行业观点、管理经验与资讯信息。 本报总编辑刘树国应邀参与主持了论坛。本报常务副总编辑董义昌就《中国民航报》开展的“通用航空万里行”大型系列报道的成果进行了通报。“通用航空万里行”大型系列报道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旨在全面、深入地反映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现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为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提供参考。通过几个月的深入采访,从7月1日开始,本报已经陆续刊登了来自12个省市区共17个版面的报道,见报约13万字。本次大型系列报道预计到11月告一段落,总计约20万字的报道规模。根据“通用航空万里行”大型系列报道所掌握的资料,目前,低空目视航图、通航维修体系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监管平台是限制中国通用航空快速发展并亟待解决的3个重要问题;而“空场人油配,通航思促成。军民协调好,通航万里行”则是未来中国通用航空的发展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