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7月份人民币贷款环比回落与季初存款大幅减少、存贷比上升对银行信贷投放有限制作用有关,而投资增速企稳、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对信贷需求的拉动作用尚不够显著。另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7月新增信贷乏力主要与季节性因素相关。从2001年以来的历史数据看,7月信贷在全年中的占比往往较低,占比均不超过8%,绝对水平从未超过5500亿元。 同时,新增对公贷款结构“短多长少”的局面并未得到明显改观。表明稳增长的政策还需进一步发力。 央行8月10日发布的2012年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01亿元,较上月大幅回落3797亿元。业内专家认为,这反应出当前经济低迷,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依然不强。未来宏观调控重点应继续放在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方面。 初步统计显示,7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23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2487亿元,同比多增206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亿元,同比多增64亿元。对于企业债券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专家表示,这说明直接融资发展迅速,直接融资将成为释放流动性的重要渠道。长期来看,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将发生变化,直接融资规模及所占比重会逐渐增加。 贷款方面,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6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人民币贷款余额60.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0%,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01亿元,同比多增485亿元。有市场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环比回落与季初存款大幅减少、存贷比上升对银行信贷投放有限制作用有关,而投资增速企稳、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对信贷需求的拉动作用尚不够显著。不过,该分析人士同时表示,考虑到下半年的信贷增量计划本就较上半年要少,7月新增贷款并没有明显低于计划(按全年新增8万亿元、二季度占20%计算,二季度月均新增贷款5300亿元),加之同比多增,人民币信贷尚属平稳。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研报称,新增对公贷款结构“短多长少”的局面并未得到明显改观。尽管当月新增对公短期贷款954亿元,较上月明显减少,但新增票据融资1526亿元,较上月多增1186亿元;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920亿元,较上月少增710亿元,占比依然较低。这也与当月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未见反弹一致,表明稳增长的政策还需进一步发力。光大银行(601818)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表示,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增加只有920亿元,表明需求明显不足,而住户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来自房屋贷款,并不能形成新的投资。当月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增加1180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但占比上升,表明楼市成交量回升对贷款有一定拉动作用。 另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7月新增信贷乏力主要与季节性因素相关。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7月信贷虽然较6月显著减少,但是由于7月新增贷款通常在6月大幅扩张之后呈现季节性下降,因此当月的贷款增长其实并不弱。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从2001年以来的历史数据看,7月信贷在全年中的占比往往较低,占比均不超过8%,绝对水平从未超过5500亿元。 存款方面,主要受季初存款大规模转为理财资金的影响,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5006亿元,但减少幅度小于去年同期。从结构来看,当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3969亿元,住户存款减少5340亿元,财政性存款则季节性增加了4274亿元。 在谈到下半年信贷运行情况时,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人士表示,未来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和楼市趋于回暖对信贷需求、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需求的拉动作用会逐步显现。政策向松微调背景下银行信贷供应能力也较强,但政策不会大幅放松和高杠杆率限制企业借贷能力也制约信贷增速过快。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下半年信贷增量较为平稳,维持全年新增贷款8至8.5万亿元的判断。 央行在日前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切实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业内专家认为,未来货币政策维持稳健基调,操作上朝着合理增加流动性并促使市场利率下降的方向继续微调。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运用方面,利率政策需要同时平衡好稳增长与控通胀之间、实体经济与银行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再次降息的必要。同时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发挥宏观审慎工具的逆周期调节功能。针对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调的状况,适时调节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有关参数,以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投放,并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贷款投放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