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互保圈信贷危机频繁爆发以来,市场将更多的关注投向了有多少家企业发生了危机,可能涉及的信贷规模有多大,还有对众多个案企业如何成长并逐步演变成危局的全过程,其中不乏备受关注的中江控股、天煜建设、虎牌集团……以及下文提到的春雷集团等等,单是名字就可以列出一长串。 但是互保危机已经发生,而宏观经济环境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重大转折。那么,危机之后、及仍处于危机之中的企业、银行、中介机构,甚至包括地方政府等等利益相关者,如何在此环境下进行自我救赎,效果又将如何,他们的做法最终能为互保危机破题吗? 一年多前,强蛟镇的一声“春雷”震惊了整个宁波。 强蛟镇地处宁波市宁海县东北部,象山港尾,是全国百强县宁海的工业重镇,工业体系以模具、塑料、机械、轻工、铸造为主。2010年初,浙江宁海强蛟镇春雷电器集团因管理混乱、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被迫停产。不日,与春雷电器互保的另两家企业也相继宣布停产;之后包括宁海实力型企业九龙五金等在内的11家处于第二层担保圈的企业宣布陷入危机。 故事还没完。不到半年时间,危机波及了宁海县另外20家企业,这些企业处于春雷电器的第三层担保圈。上述30多家企业因为互保、联保关系面临被银行收贷的处境。 “14家(第二层担保圈内)企业的债务总额达10亿元,外围企业相关债务也在10多亿元。当时因为担保关系,危机还在进一步影响更多企业。”宁海一位政府人士告诉记者。 如此牵一发动全身,立即震动了浙东地区。 彼时,宁海县政府成立了专项小组协调陷入互保危机的企业。2011年左右,在外部审计等多方介入下,将当时已经受互保影响的33家企业分为内、外层。外围企业的相关贷款担保,由宁海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有限公司承接,隔断担保“病菌”的继续传染;内层的14家企业已经深陷互保债务泥潭,根据各个企业的情况,有破(产)有保(全)。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宁波全市法院审理执行涉及企业停产、企业主逃债的民商事案件超过900件,远超往年。从涉诉企业的情况看,停产、倒闭企业大多深陷民间高利贷或抱团担保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时隔一年多,截至2012年8月,强蛟镇已经有几个内层企业破产,其他企业正在重组过程中。在实施自我救赎上,强蛟镇走在了前面,但强蛟最终能为浙江互保危机破题吗? 处理强蛟互保案负责人之一,浙江省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夏方伟日前告诉记者,强蛟互保企业的破产、重组的处理方案将在9月中下旬给出最终答卷。 <<上一页1234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