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粤东西北交通设施红利最大化将延展广东发展“大格局”
2014-07-24 11:16  来源:南方日报   

  历时一个多月,纵横粤东西北,行程数千公里。今天,连续推出的南方日报“行走东西北·公路上的广东”系列报道圆满收官。该系列报道深入基层一线,以路为观察视角,串起粤东西北振兴战略实施一年来的变化。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鲜活的新闻永远在路上,生动的故事永远在现场。南方日报多路报道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写一路评,既为广东区域发展新局面倍感欣喜,又为推动粤东西北振兴积极鼓与呼。在系列报道收尾之际,南方日报推出调查报告,分别从内部发展趋势、全省发展大局、全国开放格局和着眼长远发展四个维度来展现和升华这一路的见闻和思考。南方日报记者黄应来吴哲袁丁唐柳雯肖文舸实习生张依琳

  “公路上的广东”调查报告

  维度一从内部发展趋势看粤东西北

  “三大抓手”呈现良性互动

  在粤东西北振兴战略中,交通建设、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同为“三大抓手”,且这三者之间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从去年初开启并强力推进的“交通大会战”,正在逐步破除产业转移与后发地区发展瓶颈,“三大抓手”呈现良性互动。

  对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而言,2012年云罗高速通车是一个分水岭。此前由于交通不便,工业园发展迟缓。资料显示,2011年全年只有219个客商考察双东工业园。而到了2012年,考察客商人数猛增到1280人。去年,工业园吸引计划投资金额接近98亿元,是2011年的三倍。“没有高速公路,这样的成绩是不可想象的。”双东环保工业园服务中心主任赖水生说。

  在高速公路带动下,双东工业园目前已吸引了天创电镀、广东贝铝、宏佳铝业、一力药业等多个重点项目落户。在其带动下,罗定去年经济增速在云浮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

  南方日报报道组一路行走看到,因交通条件改善而改变区域发展格局的鲜活案例正在广袤的粤东西北大地四处上演。

  “交通利好将给大埔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宝丰陶瓷董事长郭福琼满怀期待地说,“梅大高速目前开通至大麻,尽管只是缩短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成本,但是其价值是无法衡量的,特别是大埔把交通公路布局规划与产业园区建设、城镇扩容提质和文化旅游健康产业发展等进行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陶瓷产业、新型城镇化、旅游开发,方便山区群众出行服务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借助交通大建设、依托产业园规划发展新城区,这是云浮统筹“三大抓手”的宝贵经验。

  目前云浮城区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产业布局和公共设施配套只能在“螺丝壳里做道场”。为突破瓶颈,云浮从2008年开始全力开发云浮产业园,并在此基础上规划新城区。2012年5月,云浮市委、市政府正式宣布,将在现有城区东北面的都杨镇规划建设西江新城,并进而启动整个云浮新区的规划建设。2013年8月,总面积达到535.5平方公里的云浮新区规划获得了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无疑对云浮新区的交通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南广铁路云浮站以南,名为“新城快线”的城市快速路正在加紧施工。云浮市交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城快线全长10.55公里,预计明年年中可以完工。届时这条快线将以立交方式接驳G80高速公路,并通达市区。云浮市民走这条路到新区只需要十分钟,比绕行324国道再转到河杨公路节省一半时间。此外,从新区出发延伸到东西两翼的东部快线与西部快线也正在建设中。

  “三大抓手”的良性互动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快马加鞭。今年上半年,粤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比珠三角高5.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9%,比珠三角高2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比珠三角高0.5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3.9%,比珠三角高19.5个百分点。

  维度二

  从全省发展大局看粤东西北

  区域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发展紧迫感很强,但由于条件欠缺,部分地区主事者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南方日报报道组得到的一个深切感触。

  龙川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袁钢华说,龙川县是原中央苏区县,为欠发达地区,虽然目前有河梅高速公路经过,但仅辐射南部几个镇,中北部还有20多个镇70多万人无法受益,县域公路布局不平衡问题十分凸显,使得龙川中北部老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急需补上龙川中北部交通网短板。龙川也规划了属于自己的“三纵六横”公路网络,穿越龙川11个乡镇的赣龙紫高速公路也被列入了广东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但建设需要投入巨资,单靠当地县财力肯定有困难,希望省、市能给予大力支持。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拉近了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的地理距离,也促进了资金、人员等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进一步密切了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阳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许勇则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阳江港的改造,是阳江市“一港两桥三路”交通构想的一部分。除了升级阳江港外,阳江还将兴建海陵岛大桥和阳江港大桥两座跨海大桥,从而把阳江港东西两岸和海陵岛联成一体,全面激活阳江西南部的发展。“三路”是指深茂铁路阳江段、汕湛高速阳春段和罗阳高速阳春段,这三条通道的建设将进一步缩短阳江和珠三角以及大西南的时空距离。许勇说,这些交通设施或位于阳江港周边,或通达阳江港,将促使阳江的临港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今年4月15日,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阳江港港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提出在信息交流、港口规划布局、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珠海港将充分发挥在散货及集装箱业务等方面的经验,提高阳江港的疏运能力。双方将合作新建阳江港5号散货泊位,并于近期启动6号或7号集装箱泊位的改建,力争尽快开通内贸集装箱航线。

  除了海港合作外,阳江和珠海还在探索两地“空港”合作的途径。去年年底珠海与阳江结成对口帮扶关系后,珠海航空城集团负责人多次到阳江合山机场考察,探讨开展通用航空合作。双方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合山机场发展航空货运、驾驶员培训和飞机生产、组装、维修、销售等业务。

  维度三

  从全国格局看粤东西北

  打通出省通道拓发展空间

  打开广东地图,粤东西北地区以环状之势,簇拥在珠三角核心地区周围,与周边省份接壤。

  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地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奋起直追,在一些交界地带,外省区域的发展环境甚至已经优于广东,形成倒逼之势。

  专家指出,发展粤东西北,不单单是粤东西北自身的需要,更是珠三角拓宽发展空间、追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而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大大促进了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广东与内地省份的紧密联系,构建广东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过去一年间,不仅高速公路逐步向粤东西北边缘地区延伸,厦深、茂湛、贵广、南广等铁路干线也在陆续通车或顺利建设。快速路网缩短了时空距离,更让过去的“省尾国角”一跃成为新的交通节点和枢纽。

  “大埔不是区位差,而是交通不发达。”梅州市大埔县委办调研室副主任张荣强说,交通建设作为全省振兴粤东西北发展主要抓手之一,正在“改写”大埔在广东的地理空间版图。梅大高速去年通车至大麻,圆了山区人民多年的高速梦,随着梅大高速二期及东延线今年全面开通,以及未来梅潮、大漳支线等出海出省高速公路建成,大埔可实现1小时内直达出海口——潮州港,直接进入“海西经济区两小时经济圈”,成为“融入海西区、对接汕潮揭’的桥头堡。

  在阳江,阳春市春城街道崆峒村则因为罗阳高速公路的修建而改变了命运。去年6月,罗阳高速阳春段从这里启动施工,工程向南连接阳阳高速,向北则与罗定段相连。到明年年底建成通车后,罗阳高速在罗定境内可以连接上云罗高速,向西延伸到广西岑溪,在阳江境内便可直达阳江港,把阳江、罗定甚至广西的山、海资源都串联到了一起。

  同样,横贯南北的二广高速通车后,将同时形成南北和东西向两条出省主通道,连接周边广贺、永蓝、清连、汕昆等四条高速公路,实现粤湘桂三省无障碍高速连通,成为连州、连山、连南、怀集等地和湖南西南、广西东北地区通往珠三角西部最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并大幅节约行程时间。

  通过分布于粤东西北土地上的交通设施,广东与周边省份特别是泛珠区域省份的经济往来将更加紧密,珠三角与海峡西、北部湾、长株潭连成一片,在整个南中国深度融合的大潮中,广东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维度四

  从着眼长远发展看粤东西北

  将交通设施红利最大化

  但在为粤东西北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振奋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直面现实:主干路网的完善,是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何把握机遇,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红利最大化,是粤东西北各市必须认真解答的课题。

  采访中,记者发现,经过一年交通大会战,粤东西北部分地区主干路网基本四通八达,但在一些“毛细血管”、“神经末梢”的接壤处,进度依然差强人意。

  比如厦深高铁的开通,大大方便了潮汕三市以至梅州部分群众出行,自开通以来一直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特别是潮汕站作为厦深高铁的主要枢纽站,更是成为潮汕群众出行首选。然而记者体验发现,由于站区基础设施仍在逐步完善中,道路衔接不尽人意,从揭阳前往潮汕站的站前北路连接潮汕公路段至今未能打通。而厦深高铁汕头联络线今年10月才能动工兴建,汕头市民欲乘高铁仍需跑到潮州的潮安区和潮阳区,诸多不便。

  又如潮安区浮洋镇到揭东县炮台镇的炮浮公路,是潮州通往揭阳潮汕机场的主要通道,百姓俗称“机场路”。然而尴尬的是,机场通航已两年多了,这条通往号称广东第三大“国际”机场的“机场路”,直到最近才勉强建了一边——窄窄的双向二车道。另一边仍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土坑相连。其中最破烂不堪的一段,路面成了泥坑水塘,市民戏称“下雨就可以开船了。”

  此外,粤东西北部分地区虽然实现了道路通达,但在设施配套、投资环境、政府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等软环境方面与珠三角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如何吸引和培养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是粤东西北地区亟需解决的瓶颈。

  阳江市市长丘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阳江要主动融入珠三角,实现交通的对接、产业的互补,同时观念也要跟上。“投资者为什么都愿意在珠三角?珠三角除了地理环境、交通区位优势,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年在发展过程中珠三角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快了发展,同时他们的观念更新了,他们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所以尽管那里的成本高,但是投资者不愿意走。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差距,让投资者到了阳江来投资也感觉到跟珠三角一样。”

  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指出,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很重要。陈鸿宇表示,园区的发展需要开发配套设施,它们是园区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园区建设还需通过拉动本地产业升级来实现扩能增效,从而起到核心带动功能。此外,随着交通网络初步打通,既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粤东西北各市要摒弃成见,加强区域合作,抱团共同发展,才能实现粤东西北的振兴发展。

  “公路上的广东”南方日报报道

  (原标题:粤东西北交通设施红利最大化将延展广东发展“大格局”)

分享到:
标签:
[责任编辑:ottor]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