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临空经济区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2013-02-27 09:12  来源:中国民航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民航如何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民航搭建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快速通道,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航业以其安全、快捷的的优势,以及特有的产业集聚、辐射效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民航业,许多地方政府将民航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在促进城市转型、产业升级方面,探索出了新经验、新模式。

  去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首次将民航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全国各地发展民航业、依托民航业实现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热情持续升温。民航业作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引擎”的战略、先导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生机,带来新活力。

  在东北边陲的黑土地上,在内陆腹地的中心城市带上,在华东沿海的民营经济沃土上,依托人聚物散的现代化机场,依托四通八达的航线网络,空港新城在崛起,航空产业链在延伸,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正在逐步形成。

  依托民航发展,探寻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黑龙江省大庆市,是一个因石油而声名远播的城市。与山西的大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等城市一样,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大庆“石油一柱擎天”, 石油产业贡献率在全市GDP中一直居主导地位。如今这个东北资源城市面临这实现转型的新课题。转型,向哪个方向转、转型的抓手是什么?大庆市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主任、发改委主任邹晓霞说,市委市政府已明确通过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来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重点做强、做大大庆机场。

  在黑龙江机场集团现有的10个机场中,大庆机场可谓是后起之秀。大庆机场总经理金星告诉记者,大庆从2009年开航到现在,每年旅客吞吐量增长的幅度都是10%,从2010年36万人次,到2011年的40万,到去年的45万,我们可以说增长得非常稳定。黑龙江省内所有支线机场没有一个能达到我们的水平,开航时通航9个城市,当年4个月的吞吐量就达到10万人,开航的第一个整年,就是2010年,我们就是36万人,应该说是起点很高。

  通航起点高、增长稳定的大庆机场,不仅改变黑龙江省航空市场的格局,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出行条件,也让大庆市政府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探索。邹晓霞介绍说,大庆机场通航后,市里便开始着手研究临空经济发展问题,由一位副秘书长带队专门前往发达地区和城市学习考察。在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委托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进行专题研究,编制形成了《大庆市临空经济发展规划》和《大庆萨尔图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研究》、《大庆临空经济产业选择与发展》、《大庆市临空经济启动区规划》等7个专题报告,明确了大庆临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产业重点、空间布局和任务措施。

  发展临空经济的蓝图已初步绘就,大庆市委市政府规划兴建占地5.1平方公里的临空空港经济区,围绕空港物流业、飞行培训业、小型飞机制造业和临空高新技术业这四大产业来重点发展临空经济。大庆市庆北新城管委会对外合作部部长刘树军告诉记者:“这个经济区我们给它具体分为5个功能区。第一个就是机场商务区,第二个就是空港物流区,第三是加工区,第四是配套服务区,第五是预留区。现在这个规划还处在修订完善阶段。”刘树军向记者坦言,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异常艰难,好在这条依托民航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来促进城市转型的现实路径,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

  临空经济区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我国内陆腹地广阔,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如何实现经济转型跨越?通过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延伸机场产业链,创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湖南找到答案,抓住了机遇。

  湖南地处我国中部腹地,北枕长江,南临粤广,扼华南交通之要冲,具有承东接西、南联北进的枢纽作用。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1.5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5个省辖市在内的城市群,有问鼎“中国经济第五极”之势。以长沙黄花机场为圆心,2小时飞行半径内能涵盖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目前,长沙黄花机场已开通了直达国内外118个大中城市的130余条航线,2011年旅客吞吐量接近1400万人次,中部地区排名第一,全国机场排名第十二位;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连续9年超过其他中部5省的总和,已逐步发展成为辐射三湘,连接全国乃至亚洲及欧美各大城市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在长沙黄花机场聚散,机场区域已成为长沙乃至湖南最具潜力的经济动力区,面临加快临空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湖南省高度重视民航发展,将民航业发展纳入到区域经济中统筹规划。湖南省也非常重视发展临空产业,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前,湖南省的领导就都认识到机场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机场的发散效益,是多个产业的结合。

  2008年,湖南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民航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临空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以航空运输业为核心的临空产业集群。2012年,发展临空经济首次被写进省政府工作保障中。

  2012年6月,为全面实现省政府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构想,快速有效地推进包括航空物流、通用航空和生态农业在内的临空经济项目的建设与发展,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成立了湖南临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全资子公司,集团公司明确以现金和股权出资方式,将该公司注册总资本达到1.6亿元。

  湖南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志仁介绍说,临空经济公司将按照“科技创新、资源节约、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生态环保”的总体要求,加快培育以机场综合配套服务区、空港物流园、通用航空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农业园等园区建设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发展动力强劲,辐射带动作用显着的经济区,成为长株潭乃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目前,以长沙机场为核心的航空城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各种要素资源的集聚使机场到市中心之间形成了一条黄金发展带,机场周边区域已成为长沙乃至湖南最具潜力的经济动力区。

  刘志仁告诉记者:“航空城的发展思路明确,分三个层次:第一,就是100平方公里大航空城,包括长沙市、株洲市,包括我们的生态娱乐园这一片,包括望城县,这是大航空经济区;第二,就是核心区,35平方公里,包括长沙县机场附近的区域;第三,就是我们机场为主导的中心圈,有5平方公里。我们抓住几个热点,第一个是通用航空的发展,第二个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第三个是物流和综合保税。”

  湖南临空经济公司的空港物流园项目已被列入省政府“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和十大省级物流园区之一,与中外运空运股份发展有限公司、嘉里物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书。目前,省机场管理集团已将申报建设面积约4平方公里,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口岸功能的“长沙空港综合保税区”工作提上日程。

  湖南省是我国发展通用航空4个试点省份之一,湖南临空经济公司通用航空公务机园项目规划建设面积约405亩,已与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达成共识

  “临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公务机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刘志仁告诉记者,国内第一个、第二个购买公务机的客户都在湖南,说明公务机在湖南有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十分巨大。目前,海航金鹿公务机公司已签约进驻通用航空园区,首批3架公务机停场过夜。

  航空大都市“引领”城市转型

  在经济发达地区,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的民航如何充分发挥民航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效应?民航如何从经济引擎作用向引领经济发展提升?在这方面,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省温州市进行了探索。

  在2012年的温州市“两会”上,温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运用航空大都市先进理念,提升完善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大都市区城镇体系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6月28日在会见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局长沈泽江一行时表示,如果说过去航空在城市发展中主要发挥“引擎”作用的话,那么现在和未来航空则在城市发展中更主要发挥“引领”作用。温州航空大都市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就是要通过航空来引领温州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航空大都市属于较高形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较高层次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双向互动。城市因空港而兴,城市又推动空港发展。”航空大都市作为连接世界各地、辐射周边城市、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网络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在全球城市竞争中异军突起。像迪拜,从一个闭塞的沙漠城镇,变身为全球一半人服务的航空中心,正是基于航空大都市的巨大魔力。而在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的城市群里,拥有机场近30个,创造了全美制造业70%的产值,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在国内,近年来许多地方也在围绕机场规划城市,出现了机场与城市互动的良好态势。如北京的顺义、上海的虹桥、广州的白云、河南的郑州等,都在规划或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机场为核心,集乘机、购物、旅游、物流、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航空城”。

  对于温州而言,引入航空大都市理念恰逢其时。因为温州既具备一定的航空基础条件,又有着对城市能级提升、经济腾飞的迫切需求,航空大都市有望成为温州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航空大都市理念是将城市规划、机场规划以及商业策划“三位一体”的联合,一定规模的机场是建设航空大都市的前提,没有大机场的存在,也就谈不上建设航空大都市。世界上可以称为“航空大都市”的城市,都是通过强化大型机场的枢纽功能,依托机场发展空港经济,引领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从而促进国际性大都市的形成。因此,温州将以这一先进理念为引领,有序推进航空大都市建设,即从小处着手,进一步致力于温州机场基础设施投入、临空型城市综合体开发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做大做强温州机场;从大处着眼,进一步打造空港经济区,完善区域总体规划和物流商业发展规划,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创新机制体制,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吸引重大项目落户;从远处着想,则致力于航空大都市的战略研究,全面推进生态型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在市场经济中敢想、敢试的温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藏富于民的典范。但随着形势和发展阶段的变化,现在温州发展又到了一个凤凰涅盘、非进即退的重大关口。温州市发改委主任方勇军介绍说,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是政府转型相对滞后,制度创新不足;社会转型相对滞后,半城市化问题突出;经济转型相对滞后,产业发展缺乏平台支撑,高端要素难以集聚,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进展不快等。

  温州市市长陈金彪说,产业升级上,温州正由传统中低端制造业向依靠科技驱动高端创造业提升;城市正由区域中心城市向生态型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转型,正在推动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在这重要升级和转型进程中,航空大都市战略将发挥重要引领作用。而推进航空大都市战略的核心就是如何增强温州机场的枢纽和集聚功能。

  航空大都市战略的实施核心和主体是温州国际机场。机场董事长苏友灿说,以“十大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五个化”:即设施现代化、口岸国际化、经营多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精细化。具体举措上,以大投入推进设施现代化,以大开放推进口岸国际化,以大商业推进经营多元化,以大培育推进队伍专业化,以大创新推进管理精细化,形成现代化国际空港新城,真正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已经出台,随着全国各地贯彻《若干意见》、发展民航业的举措进一步推向深入,从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引擎转变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民航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所发挥的“引领”作用必将更加凸显。
 
 

分享到:
标签:
[责任编辑:Vicky]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