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纸局部(库茨银行供图) 相关链接 刘明倩告诉记者,英国最古老的银行———库茨银行的董事会会议室中,至今留有一套非常精美、保存完好的“中国墙纸”,而且是由英国派遣到中国的特使马嘎尔尼在1794年带回来送给银行主人的,她说,马嘎尔尼使团在1793年12月曾经到过广州,而且墙纸的绘制技法与同时期出自广州的外销画十分相似,因此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一套典型的“广州墙纸”。这一线索引起了羊城晚报记者极大的兴趣,立即恳求刘女士代为联系,希望能一睹风采。 在伦敦斯特兰特街(河岸街)440号的银行所在地,香港籍银行职员陆梓欣和在银行工作了20年的档案管理员翠西接待了记者一行。她们带来一个“遗憾的消息”———因为临时召开董事会会议,那个会议室不能开放。幸运的是,翠西对银行这套“宝贝”的故事十分熟悉,她向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1792年,英国首次向中国派遣的以乔治·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去了北京。可是他因不肯向当时的乾隆皇帝下跪,引发了著名的外交公案。1794年马嘎尔尼回到英国,带回了一整套中国绘制的壁纸送给了他的朋友、银行家托马斯·库茨。当时,库茨银行还位于河岸街59号,托马斯·库茨就住在银行的顶楼,他非常珍爱地把这套壁纸挂在了自己的会客厅里。 翠西说,这套壁纸是手绘在桑皮纸上的水墨画,资料记载表明,有人根据画中的地貌以及装纸包茶叶的竹篮子的特殊形状,推断出画上的部分内容是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茶叶生产。此外,画上还有丝绸生产、农耕、制陶以及中国戏曲形式的休闲娱乐等画面。 1904年,库茨银行从河岸街59号搬到了440号,墙纸也从库茨的私人住所搬进了银行的会议室。“为了给它更好的保护,人们用蛋白清漆来增加壁纸光泽。不料却改变了水墨的性质,反倒使墙纸的表面色泽变得有些暗淡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河岸街440号面临重建。“可是这一次我们不能从墙上把它取下来了,因为蛋白清漆已经渗透到墙面,壁纸紧紧地粘在了墙上。于是银行请工人设计了一种机器,能削进墙中,沿着背面将壁纸和墙壁的一部分一起取出。” 陆梓欣也曾参观过这套“传家宝”。她告诉记者,整套重新镶嵌的壁纸已被分为27块,每幅都高9.3英尺,但宽度不尽相同。“现在,每幅壁画的边缘都镶上了青铜并很好地挂在墙壁上。接下来还可能专门出版一本书作纪念。”翠西补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