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长途滑翔记录飞行回忆
2011-12-30 12:36  来源:AOPA CHINA   刘连成
  我国滑翔机长途飞行记录是1963年李开河以295公里的成绩创造的。我们进入国家队已经3年多,飞机滑翔机已经飞行了300多个小时,大家有信心在1964年将这一成绩再提高一步。
  
  当时的滑翔机没有电台,只是把水罗盘当作简单的导航使用,因此,飞行员必须在飞行前将500公里航线要经过的地形、地标记熟,分析透。还要把滑翔机各速度下的逆风、顺风不同风速的滑翔机计算出来,列出表格,以便飞行中能随时查阅,决定下一步的飞行方案。
  
  从1964年5月下旬开始,我们几个人就开始进入打破记录的备战状态。 6月2日,气象台报告明天天气很好,我们几个人准备好要带的资料文件和物品。但是,谁也不知道第二天会让谁飞,飞哪个航线。
  
  6月3日一大早,气象员介绍了今天的天气情况,航管员接着介绍了航线各个机场的活动安排情况。最后,指挥员宣布由我一人飞远航和制定目标,其他人另有安排。接到命令后,我立即登上了滑翔机,把高度自记计固定好。10点24分,由初教五飞机牵引着我驾驶的滑翔机起飞了。
  
  我驾驶着滑翔机离开安阳机场后一直向河北磁县方向爬高飞行。10点40分,我驾驶的滑翔机飞到了河南河北交界处漳河的上空,滑翔机开始与牵引机实施脱钩,10点50分,我驾驶着滑翔机正式出航向南飞行。
15分钟后,我驾驶的滑翔机从机场上空通过,地面用长布板铺出一个大箭头“→”,这个信号的含义是表示航行管制部门对飞行航线已经放行,准许我出航。
  
  在我飞到接近淇县往南新乡和郑州方向时,正好有积云出现,我立即提高速度,向黄河北岸飞去。这时,我将滑翔机的高度保持在2500—3000米。我在空中看到郑州至许昌的上空有东西走向的高层云,如果继续从郑州往南飞有一定困难。于是我决定采用备份计划,安阳——郑州的往返飞行,如果这条航线能顺利完成,我就可以打破往返飞行的记录。
  
  于是,我开始向郑州机场冲击,13点25分,我顺利以1000米高度通过了郑州机场,在向北拐弯时,看到地面上标出两位“+”布板信号,这个信号是表明承认我是按规定通过了转弯点。在郑州机场北边,我借用弱气流爬高到1500米并向黄河以北方向飞行,当我到达黄河北岸后,滑翔机已降至800米。我有点紧张,如果一直按照这个高度,我一直向北飞就可以飞到新乡机场,但是,新乡北面有高云出现,如果我降落在新乡,那就什么记录也破不了了,于是,我只好调转180度向南飞行飞过黄河,这是我在一天中第三次飞过黄河了。驾驶过飞机的飞行员都很清楚,在飞过河湖水面上空不但没有上升气流,反而多数时是有平稳的下降气流。
  
  在我接近黄河南岸时,我驾驶的滑翔机离地只有200米了,我就朝岸边刚收割过的麦地直接飞过去,因为我之前的飞行经历中已经成功地在这片麦地降落过三次了。当我到达麦地上空观察场地时,突然感觉到滑翔机被气流猛地往上抬,我立刻明白了,这里有上升气流,我决定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做最后的努力,否则这次破纪录飞行真的就前功尽弃了。
  
  于是,在每秒0-1米的上升气流中,我艰难地操纵着滑翔机,慢慢从最低高度140米上升到500米,当我驾驶的滑翔机升高到1600米时,郑州以南部分有积云出现,我很快又通过郑州机场直向许昌飞去。这时,北边高云向南推过黄河,南边高云向南推过许昌,我就是夹在高云云间的晴天中,一点点随高云向南推进。当飞过许昌时,我利用2米/秒的上升气流爬高到2700米,距终点还有65公里,我直向终点机场北的小山头飞去。
  
  当我飞到1200米时,还看不到机场,但机场北边380米的小山头清晰可见,我对着山头飞过去,发现今天计划的目的地——李新店机场。几乎同时,机场塔台发射了两发绿色信号弹,那是允许我进场。
  
  我以300米高度通过机场跑道中心点(我的飞行终点),此时塔台又发出了两发绿色信号弹,表示我可以着陆。调度室为我指示着陆方向和地点,在水泥跑道旁的草地里铺了“T”字布,我驾驶着滑翔机顺利降落在水泥跑道上。
  
  我这一次的飞行除了打破了295公里的远航飞行全国记录,同时也打破了174.5公里的制定目标滑翔距离的飞行记录。在这次飞行中,脱离飞机牵引后的7个半小时滑翔,从1000米高度出航,到抵达终点共爬高17次,总升高高度15500米,用于升高的时间是3小时10分,实际飞行了460公里。到目前为止,我这两项记录一直保持至今。
分享到:

相关报道:

标签:
[责任编辑:ottor]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