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中国海军第十四批护航编队装备保障人员成功研发出“舰载直升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投入试运行。机组保障人员王雷告诉记者,该系统的应用,像医生给人做CT一样,可使效率提高三四倍。
编队启航以后,舰载直升机保障分队结合任务时间长、出勤率高等实际情况,联合随编队执行任务的院校科研力量,不断摸索舰载直升机保障的新路子。 随编队执行任务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教员刘治国,有多年从事航空机械专业科研工作的经验,2年前带领课题组成功研发的某型运输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和某型歼击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通过了海军专家组的技术鉴定,并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对此,编队机组保障分队吸纳刘治国教员参与舰载直升机保障工作,并尝试着研发一套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故障诊断软件。 接下来的日子,机组人员提供一线实践经验及各种故障信息,刘治国教员负责技术开发及编程工作。经过5个月来的反复试验,“舰载直升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投入了实际的技术保障工作。 在设计上,系统采用了标准化的逻辑决断模式。当系统运行时,输入故障现象,系统会按照由简及繁的原则,根据用户“是”或“否”的回答,对故障的重点隐患部位,进行逐一筛检排查,极大地避免不同机组地勤人员主观因素的干扰,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客观确定故障部位及原因。这套系统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和适用性。记者在绵阳舰机库看到,机组地勤人员打开电脑,登录“舰载直升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在故障现象对话框内输入关键词,根据系统询问,对直升机系统部位有针对性核对排查。 “舰载直升机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成功研发,有力地推动了舰载直升机技术保障,由岸基向舰基信息化模式的转变,将提升机务人员分析排除故障的信心和能力,保证舰载直升机在远海更好地遂行多样化任务。刘治国教员说:“这套系统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人力资源进行故障诊断的模式,丰富了舰载直升机在驻舰环境下的故障诊断手段。” 目前,该套系统诊断的覆盖率达到90%,对于突发性的故障,覆盖率达到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