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萧山机场机务工程部张富全:最美莫过守望间
2013-07-16 16:12  来源:中国民航网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报道:凌晨3时,杭州机场货机坪上,上一波作业保障完成后人群纷纷散去,空荡荡的机坪寂静无声。此时,偌大的机坪上坐着一个人,仰望天空独自等待,而聚光灯下长长的背影,则仿佛凝固在了机坪上。眼前这一幕不是摄影镜头所捕捉到的艺术画面,而是现实中真实的一幕。画面中的这个人叫张富全,他是杭州机场机务部的一名普通勤务员。他深夜值班独坐在货机坪上是在等飞机,虽然距下一个作业保障间隔好几个小时,但他觉得“坐在这里,心最踏实”。

  守护飞机是他的职责

  3月18日,第一次见到张富全时,他正在机坪上指挥飞机靠廊桥,在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中张富全几乎没注意到我们的存在。飞机停好后,他便开始垫轮挡,进行绕机检查、巡视等日常工作。面对陌生人,张富全显得有些拘谨,说话时嘴唇干得发白。由于常年在机坪上风吹日晒,今年39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沧桑很多。在机务这个素以年轻小伙子居多的群体中,张富全算是“高龄”了。他在杭州机场100多名勤务员中年纪最大,但大家却都说“机务部有了张富全是最大的福气,有他在的地方我们最安心”。

  作为勤务员,张富全的主要职责是迎送飞机和为飞机提供空调、电源等特种设备,不过飞机监管和临时性补位在他看来也是分内事。看似简单、好干的勤务工作,但是干好却很难。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做起来却特别繁琐。机务勤务岗位的工作有着一套严格的运作流程,每次接送航班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张富全当班时的工作量都在12小时以上,不算临时补位,一天最少要保障10个架次的航班起降,同样流程成百上千次重复下来,单调、枯燥、乏味的程度可想而知。

  但张富全却每次都会提前早到。按照机场规定,提前15分钟到机坪做接机准备就可以了,但他要到的更早。这样做在他看来是因为机坪比以往大了一倍,早点过去怕有什么临时性变动。“最主要的还是心里踏实。”张富全说。

  勤勉多劳是他的秘诀

  当维修人员对飞机例行检查时,张富全本可以休息,但他就是闲不下来。机务部工程部二中心经理程国跃告诉记者,当空挡时,他要么绕着飞机细细查看每块扣板是否扣牢,要么趴在发动机底部检查是否漏油。同事们还经常看到,只有一米七几的他踮起脚尖,将整个身体探进轮舱检查是否有外来物……到了值夜班时,由于全货机保障都在后半夜进行,而两个作业高峰往往会间隔几个小时,其他工作人员都会趁这个时间回去休息一会儿,但张富全却常常独坐在机坪上静静地等候飞机。“万一有什么临时变动,我坐在这里更保险些。”他说。

  除了早到,张富全的细心也是全机场出了名的。有一次,他在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的情况下,继续保障一架全货机航班出港。在最后一遍绕机检查时,却在主起落架轮舱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块沾满油污的抹布,避免了飞机携带“外来物”飞行可能造成的事故征候,也因此受到了机场的通报表扬。

  大家都说张富全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总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还有一次也是深夜保障航班,他打着手电筒在飞机左起落架轮舱内一个非常隐蔽的位置发现了半段弹簧。记者也尝试着在飞机巨大的轰鸣声中按照机务规章去逐一检查,在钢铁零件密布的起落架轮舱里,身高一米八以上的人踮起脚才能勉强看到,而张富全身高不过一米七。机务行业有句话叫做“做的多,错的多”。而张富全自担任勤务员以来,不仅勤勉多劳,还凭借其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在6年多的时间里从未发生过一起小差错,也因此成为杭州机场2012年度的“明星员工”。

  守望机坪是他的梦想

  张富全的老家远在山东淄博。1993年来到杭州,在当时的笕桥机场担任机场食堂大厨一职,2007年转到机务部从事勤务员的工作直到现在。张富全常说,他一有空就到机坪上守望,畅想自己的梦想。

  不善言辞的他在交谈中和记者渐渐熟络起来,他悄悄告诉记者,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接受采访。第一次在笕桥机场当大厨的时候,因为机场餐食好吃,旅客很满意,所以电视台来采访。他回忆当时说道,总结起来是对烹饪食材、火候和标准的近乎苛刻的坚守。此后没多久,由于食堂外包,张富全转到机务部开始新的工作。从厨房到机坪,从大厨到勤务员,在他看来跨度并不大,从食品安全到飞行安全,都是对安全职责的坚守。“干一行就得爱一行”。他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希望机场永远安全运行,安全发展。

  张富全住的地方到机场骑电瓶车只要10几分钟,一旦同事临时有事,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替补。他以前虽是大厨但在家却很少做饭,不值班的空闲时间他在家也呆不住,经常会跑回食堂帮忙。在杭州机场工作整整20个年头了,在他看来机场和家是一样的,都倾注了他的青春与心血。最美莫过守望间,在守望间他履行了职责,也收获了梦想。

分享到:
标签:
[责任编辑:云笑]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