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通航论坛:纵论低空改革试点与内陆通航产业新机遇
2014-05-19 00:00  来源:大众航空   

  贝尔直升机周安:重庆成为中国直升机使用快速增长的主要地区

  在2014中国(重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论坛上,贝尔直升机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周安发言时称,重庆成为我国直升机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并希望在珠海航展期间与国际直升机协会合作,成立中国分支机构。

  周安说,中国直升机机队的分布情况跟现在经济发展状况、财富的分布状况是相近的,虽然大多数是分布在东部地区,但是,最近几年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的直升机使用量正在快速增长。

   周安认为,现在国内制约直升机领域发展有一个因素就是飞行员的数量,这个市场的大小决定有多少飞行员。中国到今年底可能会有500架的直升机,但是真正直升机的飞行员可能只有500多一点,所以应该做直升机飞行员培训,包括机务和相关人员的培训。

   此外,周安认为,成立直升机行业协会很重要。他说,美国有一个直升机国际协会组织,集中了制造商、运营商,所有行业里的成员,是代表整个直升机行业来对口政府的唯一声音。这个机构和美国航空局也非常紧密,并且在很多国家都有分支机构,贝尔公司也希望和他们合作,在珠海航展的时候能够正式和国际直升机协会一起来成立中国的分支机构。

   据了解,在最近的五年,中国的直升机队增长非常快、发展非常快。贝尔公司根据各个厂家和市场的情况可以判断,到今年底中国的直升机队预计将会超过500架,其增长速度将会超过之前的几年。

  中航国际航空发展公司付宇明:中国通航市场发展迅猛

   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涉足通航产业的企业,在重庆通航论坛上对产业市场做了解读。中航国际副总经理付宇明介绍,“从产业发展周期看,欧美 50、60年代发展通航经历了30年成长期,中国到了起飞的阶段,基于后发储备,预计有20年的高速增长期。” 付宇明介绍,从统计看来,2012年通航产业的总规模是180亿,到2020年总规模会达到近1700亿,成长速度平均是30%。付宇明解读,产业增长将体现在飞机制造方面,“这也是最难的一块,目前发展慢,但五年、十年后发展最快。”

   付宇明介绍,从中航国际核心业务板块中,也可以看到中国通航市场的迅猛发展,“近15年里我们陆续进口了300架通航飞机,其中200架都是最近几年的。”基于对市场发展的判断,中航国际从飞机进口拓展到通航商业咨询、同时过渡到飞机产品销售领域,还联合国内外专业院校成立了培训国际化民航及通航飞行员的合资公司。

 

  华彬航空集团总裁邓军:通航发展需要改善偏远地区航空通达性  

   16日,华彬航空集团总裁邓军在重庆通用航空发展论坛上做了题为“通用机场与干线机场的协调发展”的主题报告,他认为,改善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对通航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只有充分加快发展通用航线网络,快速有效地解决小城市、县域和偏远地区交通通达性问题,才能最广泛地为社会公共提供需要的航空服务。

   邓军从服务和需求的角度解读改善航空通达性的“刚需”:“大城市都有了干线机场,干线网络。而通用航空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飞起来,让广泛人民群众方便使用。”他强调,改善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也能提升服务品质、助推经济成长。

   邓军认为,机场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通用机场更不例外,公众享受到通用航空的服务和便利,就要建设公益性通航机场。邓军同时表示,看好重庆通航产业发 展,因此华彬布下了10亿元的投资计划,“放眼十年看,这个投资额是不高的,从长远看,三五年之后还可能会加大投资。” (谭熹琳)

 

   重庆通航集团董事长黄勇:从零起步进入国内外通航产业

     在重庆通航产业论坛上,重庆通用航空产业集团董事长黄勇做了“重庆发展通用航空的实践”的主题报告,讲述了在通航领域从零起步的实践历程。黄勇表示,重庆 通航集团在国家政策、新兴产业规划和市场需求的共同催生下诞生,以两江新区航空产业园为平台起步。呱呱坠地,从零起步,重庆通航如何成功切入通航产业链?

 

  黄勇表示,摸索不同合作方式之后,重庆通航最终选择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进入国内外市场。黄勇介绍,美国恩斯特龙被收购之后,两年多实现了盈利。而重庆 通航也以恩斯特龙为基础布局配套产业链,包括以恩斯特龙作为运营机型成立通航公司,同时成立零部件生产和组装的通飞公司,以及人员培训工作的通航培训公 司。

  “按照通航发展的产业链布局在推动重庆地区的产业发展”,细数布局,黄勇表示,“我们希望实现内外同步发展。”收购恩斯特龙之后,重庆通航还通过联合开发新机型、人员交流等方式促进同步发展。

   “目前,重庆的通航产业人才聚集已有初步规模。”黄勇表示,通航产业中不乏外籍专家常驻重庆,并且已经成立行业协会和学会。目前,重庆通航的实践发展带动 了重庆地区其他企业进入通航领域,形成了人才聚集效应和产业规模效应。黄勇表示,“未来,我们将从做实现有、丰富产品线、加强配套等方面布局产业链,发挥 协同效应。”

分享到:
标签:
[责任编辑:ottor]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