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召开产业转型升级大会,市委书记万庆良痛陈广州的科技短板,尤其是广州的科技投入与先进城市相比远远不够。实际上,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州人的老问题。 据报告,“2012年广州市R&D经费支出(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是260亿元,而北京是1063亿元,上海是679亿元,深圳是488亿元,天津是361亿元。2012年广州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和广东省平均水平2.17%,北京是5.95%,深圳是3.77%,上海是3.37%,天津是2.8%。”而且,这几年广州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 对此,陈建华市长宣称:“我们承认落后,不甘落后,更要摆脱落后!” 问题是,一方面,我们要弄清楚广州科技落后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才好对症下药啊!另一方面,摆脱落后肯定与增加科技投入有关,但大会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到2016年把广州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4%,仅仅略高于目前广东全省的平均水平(2.17%),仍落后于目前天津的水平(2.8%)。 每当广州在与目前GDP总量最大的竞争对手天津比较时,总是认为天津固定资产投入比广州高,却对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比天津低三缄其口。这次痛定思痛,正如万庆良表示的,广州要痛下决心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要拿出大动作、新气魄,不然广州永远落后!” 这里就要质问一个尴尬的状况了:广州拥有全省最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但为什么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低于广东全省的水平?广州拥有“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科技“高大上”项目,但为什么科技产业化和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仍不高?显然,广州科技短板不是绝对的,广州科技潜力十分大,发挥出来还可能成为长板! 正因为如此,这次产业转型升级大会推出的专业批发市场、国有经济、制造业、外经贸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总部经济、培育新业态、推动提升金融集聚辐射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等9个方面文件,我认为最有价值、创新度最高的还是培育新业态这份文件。 《广州市加快新业态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16年,把广州初步建成珠三角新业态发展集聚区、华南地区新兴产业集成创新中心。为此,要大力发展30个新业态。其中,如工业机器人、农村电子商务、城市矿产、通用航空等都是以前广州较少提到的,而且大多富有科技含量。这也与万庆良提出的“我认为重点是坚持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融合化、国际化和低碳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当然,前两天市科协领导谈到广州科普经费也与先进城市差距甚大,这使我感到广州科技落后还是一个人均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改变科技潜力巨大与科技短板并存的困境,一是从长远着手,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号召广州人用“食在广州”的精神来振兴科技;二是拓展一些新产业、新业态,充分调动广州潜力巨大的科技资源,以企业为龙头推进产学研合作,使R&D支出有持久动力;三是利用广州的金融、人才、市场环境等资源,打造科技整合平台,使广州成为“科技首富”们的乐园。 (作者是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彭澎 (原标题:激发广州科技潜力,“短板”可变“长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