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杨少卫、王雪 报道:7月,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海拉尔机场骤然变得热闹,来呼伦贝尔看草原的旅客络绎不绝。细心的旅客发现,机场的安检员说话带有浓郁的西南口音。 “他们来自云南腾冲机场,是我们请来帮忙的。”海拉尔机场总经理张军告诉记者。而眼前的情景正是他颇为自豪的“时间差战术”在奏效:利用两机场淡旺季错位的特点,实施中国民用机场跨区域的人力资源交流合作。 每年的7月~8月都是海拉尔机场的“魔鬼生产旺季”,2个月间的旅客吞吐量约占全年的一半,去年的日出港航班高峰达45班,今年预计将达到52班。如果航班不延误,在深夜1点前结束工作,大家都会觉得幸运。但这段时间是雷雨天气高发的季节,机场工作人员通常都要忙到凌晨四五点。因为没有轮休,高强度的连续作战使许多安检员的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去年,一名安检员因为频繁蹲起,突然晕倒在安检现场。“在草原最美的季节里,他们却不能谈恋爱。”海拉尔机场党委书记樊明星不无诗意的话中,包含着对员工们的心疼和爱护。 而此时,位于我国西南部的腾冲机场正被大雾笼罩,能见度较低,每日航班只有2班~3班。随着天气状况的好转,每年的10月和11月,腾冲机场将迎来自己的生产旺季,日出港航班可达23班~25班。这对于只有28名安检员的腾冲机场来说,同样是个巨大的挑战。而相较之下,秋季的海拉尔机场已进入运输生产淡季。 强烈的运输生产淡季与旺季的反差,为两座机场的人力资源交流合作提供了可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今年5月26日,海拉尔机场与腾冲机场签署了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协议,在生产保障岗位、管理岗位上开展互补交流合作。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腾冲机场的10名安检员7月10日来到草原,将在海拉尔机场工作到9月10日。 “执行这个协议,我们将节省一笔相当可观的人力成本。”张军不改“当家人”本色。而对于来自一线的安检员姜志萍来说,腾冲机场的同行来了以后,她和同事们每工作2天就可以休息1天:“休息得到了保证,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谈到在海拉尔机场的工作感受,带队的腾冲机场安检站站长余一飞说:“海拉尔机场的日工作量很大,每天遇到的突发情况是腾冲机场1个月之和,这对我们是个考验。” 海拉尔机场安检站站长孙继东则表示:“腾冲机场是距离国境线最近的民用机场,与缅甸毗邻,复杂的地域环境造就了其安全检查标准高、安检员业务能力强的特点。这次来援助我们的就有因查出毒品而立功的优秀安检员。” 10月初,孙继东将带领海拉尔机场的弟兄们奔赴腾冲机场,去实地感受复杂,去完成他们合作的“下半场”。 民航时评;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创举 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莫斯科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另外2名工人经过一夜义务劳动,修复了3台机车。消息传开后,非共产党员、各地工人也纷纷用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援前线。列宁高度评价了这一运动,称之为“伟大的创举”。 今天,喜看海拉尔机场与腾冲机场利用生产时刻淡季与旺季错位的特点,互派安检,支援生产,在一个新时代的“伟大的创举”下节省了人力成本,缓解了高峰压力,提高了安检质量。而这一漂亮的“时间差”,也瞬间使6000公里的空间化为零距离,两地安检同行将在2个月的共同工作生活中交流经验,增进友情。 这是一个灵感十足的创意。而笔者认为,将这个创意付诸实践比灵感本身更重要。生活的常态是“有可行之法,少有行法之人;有绝妙之言,少有践言之事”。努力将想法变为做法,让做法产生效益,并形成制度行之长久,需要机场“当家人”责任感的高度自觉和对于这份事业的执著。 思路决定出路。海拉尔机场与腾冲机场的互助行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本。以责任感的名义,让我们呼唤灵感来得更猛烈些,尤其在全民航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手段、全面提高旅客出行满意度的今天!(列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