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航展不久前在珠海开幕。蓝色雄鹰(北京)航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宣布,该公司已一次签约购买了12架大棕熊多用途通航飞机,并与生产该机的美国QUEST飞机制造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当日,类似消息频传,众多迹象表明,中外通用飞机厂商正加速布局,以期能在第一时间分享中国的通用航空市场。
重大利好:我国明年将铺开低空空域改革 11月11日、13日,中国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局长马欣先后两次披露,2010年底启动的低空空域改革明年将在全国铺开,通用航空审批手续将大大简化。 马欣说,为配合明年将在全国铺开的低空空域改革,相关部门正加紧修订《通用航空飞行管理条例》、《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等法规和具体措施。这些法规和措施近期出台后,繁琐的通用航空飞行审批程序将大为简化,不仅减少了审批时间,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安全有序的飞行环境,私人飞机“飞行难”的问题也将随之缓解。 以往,私人飞机机主想驾机飞行,需提前3天亲自到当地空军或民航的空管站提出书面申请,可手续之烦琐使得几乎无法飞行。而改革后,要申请飞行,可在飞行前4小时,通过网络就可以向飞行服务站提交申请,注明飞行的航线和时间,通航飞行服务站通过与空军、民航局、空管局协调后台审批通过后,可直接到通用机场将飞机开走,流程和手续将大大简化。 在新的机制中,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将是一个关键节点,正因如此,“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建设100个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事实上,国内不少企业已在就此布局——珠海航展期间,沈阳法库、深圳南头、海南东方和珠海航空产业园新建的4个飞行服务站陆续揭牌。 但拥有通用机场往往是建立飞行服务站的一项重要条件。美国目前约有5000个通用飞机机场,民用定期航班机场600个;而中国目前民用定期航班机场只有160个,通用航空机场只有70多个。为此,通用机场的建设又迫在眉睫…… 14日,上海正阳集团旗下的福建正阳机场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宝顺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直升机停机坪设计及临时起降点代办报批与管理委托协议。该公司目前管理和运营的机场分布在上海高东、龙华机场、浙江千岛湖、江苏泰洲和江苏徐洲杨庙机场;正在建设的有福建龙岩和海南海口直升机场;即将通航的有福州竹岐直升机场和厦门厦金湾直升机场。“未来还将在福建省九市一区(平潭)投资建设10座直升机场。”正阳集团董事长邹建明说。 由珠海西锐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更名而来的珠海澣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为了应战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他们也决定在未来10年在全国范围内兴建40个FBO基地,现已与江西、江苏、海南等多个省签署协议,建设10个集通航飞机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维护于一体,有通航机场、飞行培训学校、航空小镇等一系列高端配套设施的通用航空产业园。 或因同样的需求,办求做大做强通用航空产业的珠海,也加快了对通用机场的建设步伐,正在建设或拟建设的2个通用机场,10个直升机起落点,将为其达到目标夯实基础。 “我国今年共批准在珠海三灶、深圳南头、沈阳法库以及海南东方市,建立首批4个通航飞行服务站,其中于13日第一个揭牌的是珠海通航飞行服务站。”马欣说。 按照计划,珠海通航飞行服务站今后可为通用飞机提供飞行计划审批、航空情报、航空气象、飞行情报、告警和协助救援,乃至地面加油等一条龙服务,从而大大减少通用飞机飞行目前繁琐的审批流程和手续,解决飞机买得起,“起飞难”问题。 国际巨头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布局 作为中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准逢双年在珠海举办、带飞行表演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中国(珠海)航展已成为展示各自核心竞争力的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国际性平台。更关键的是,这个平台也是国际巨头进军中国通用飞机市场的一个重要起跳点。 在本届航展上,国际巨头们生产的通用飞机出现了在中国的新一轮集结:美国赛斯纳、湾流、豪客比奇、达索、加拿大庞巴迪、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均携旗下主流机型参展。欧洲直升机公司的EC225,贝尔直升机公司的贝尔407和429等多种型号的直升机也在本届航展上集中展示。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说,全球飞机制造商都在排队等着向中国的新富阶层出售公务机。吸引这些厂商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飞机制造商豪客比奇公司(Hawker-Beechcraft)估计,中国有大约300万个人财富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富豪,这些人可能存在私人飞机租赁需求;有8,000多人的财富在3,000万美元以上,这些人可以考虑购买私人飞机了。 “低空开放”是指解除部分航空器在某些低空空域活动的封锁、禁令、限制等。由此出发,中国开放低空将造出通用航空产业的巨大蛋糕。以美国为例,2011年美国通用航空产业产出规模达1500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达126。5万个。“通用航空投入产出比为1:12,而汽车的投入产出比为1:4,可以预计,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市场将达万亿元。另外,通用航空的发展不但带动通航生产制造、维修运营以及运营综合保障等产业链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金融、高端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