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直升机救援最大瓶颈是费用谁来买单
2012-05-09 10:35  来源:上海青年报   
  5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出动一架EC-155警用直升机从浙江省舟山市成功救助一名危重病人至上海瑞金医院,让人们再次见证了直升机救援的快速和高效。而除了警用直升机,上海的空中应急救援队伍中很快也将出现民用直升机的“身影”。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直升机救援在技术上已经完全没有问题,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每小时3万元左右的巨额费用由谁来“买单”。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已有保险公司开始设计航空救援险,而通用航空业内也希望通过商业保险、救援基金、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让直升机成为普通老百姓用得起的救援工具。

  “我们现在正在等飞机制造商交货,一旦飞机到了,办好相应的手续之后,两架直升机就会"常驻"上海。”昨天,北京首航直升机有限公司副总裁何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计划,5月份公司会有4架新的直升机到货,其中2架将会放在上海。

  何驰透露,北京首航直升机有限公司已在上海高东机场建立了直升机基地,“办公室、人员都已到位,只等飞机了。”而根据安排,首航直升机公司落户上海的两架直升机中,一架为欧直EC135直升机,该型号直升机体形小巧,舱内空间大,由于是双发直升机,最快巡航速度能超过250公里/小时;另一架是绰号“小松鼠”的AS350B3直升机,为单发直升机。

  何驰表示,这两架直升机落户上海后,主要用于开拓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业务,除了用于紧急医疗救援外,也可以执行公务飞行任务。

  至于这两架飞机何时能抵达上海,何驰称取决于到货的时间,“飞机到货后,要办理交接、付款等手续,然后还要进行组装、试飞、办理适航证以及完成飞行员培训等过程,预计从到货到投入运营需要15天到1个月的时间。”

  警航的前五次救援任务

  2010年9月27日,搭载着右腿粉碎性骨折的工人朱师傅,从崇明送至市区华山医院,单程仅16分钟。

  2010年9月27日午时,飞往青浦,把一名胃穿孔的德国人转送至华山医院。

  2010年9月29日,30岁的外省市来沪务工人员赵女士在松江区遭遇车祸,且怀有5个月身孕。接到松江区120急救中心的求助后,警务航空队出动把赵女士送至医院。

  2010年10月21日一早,家住青浦的殷老伯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俗称脑出血)!必须立即转院。”警航直升机出动,将他送至华山医院。

  2010年11月26日,沪宁高速车祸致3死17伤。16时16分,直升机降落事故现场路面。一名27岁的女子伤重,担架抬上飞机16分钟后抵达瑞金医院。这是警航队成立以来直升机首次在高速公路上降落,执行救援任务。

  三大疑问

  (1)巨额费用“谁买单”?

  出动直升机救援速度快、效率高,能为病人或伤者争取到更多的抢救时间,但直升机救援也有自身的“硬伤”,那就是费用太贵。

  何驰透露,以单发的“小松鼠”AS350B3型直升机为例,救援飞行时每小时的花费在3万元左右,而双发的EC135直升机更贵,“直升机救援一次至少要飞行2个小时,转运和医疗费就要将近10万元,这个费用是很高的,一般的家庭承担起来会有点吃力。”何驰表示,如果不解决"谁买单"的问题,那么直升机救援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制约。”
分享到:
[责任编辑:任芷含]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