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从负债到盈利漂亮转身 6年投资百余万 38岁的徐欣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无人飞机航模资深玩家。上世纪80年代,还在上小学的徐欣然就开始接触各种航模,“那时候航模飞机没有电子遥控,靠手牵着两根钢丝操控。飞机转圈,人也得跟着转,飞行半径也就十多米,所有材料都是自己购买、自己打磨,连过早的钱都被存起来买飞机了。” 1992年,读电子专业的徐欣然大学毕业,从事的也是和电子相关的工作。多年来,徐欣然手头有余钱就拿来买飞机模型,他家里十多平米的地下车库里,停了数十架无人飞机。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几个朋友前往河南安阳,参加了两年一次的“全国业余选手航模比赛”。先进的设备、精湛的技术、热情的玩家,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有些落伍,也让他发现了一线商机。 回到武汉后,徐欣然拿出多年的积蓄,在汉口沿河大道简易路路口开了一家航模店。除了销售各种航模及配件,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多年玩航模积累的经验,为其他“模友”提供组装和维修服务。不少“模友”带着出现故障的航模慕名而来,他总能在摆弄几下后就让故障航模起死回生。 很快,在徐欣然的倡议下,武汉数十名“模友”组织成立了湖北省航模协会风云俱乐部,定期举办集体飞行活动。黄陂府河干涸河道因视野开阔成了俱乐部的飞行场地,但每年汛期,飞行活动不得不被迫中断。为此,俱乐部特意用会费在汉南区纱帽镇租了一块13亩的农田,专门种上青草,将其作为第二处放飞场所。 “6年下来,开这个航模店我前后投资100多万元,用光了所有积蓄。经过前几年的负债经营,现在每年的盈利在五六十万。”徐欣然坦言,多年来自己一直在为自己的爱好不计成本地“烧钱”,如今,他成功地把“玩飞机”变成了一份工作,成为一个兼具玩家身份的商家。 “一捆钞票天上飞” 无人机商业应用“钱途”大好 “不断更新换代的设备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一套能够搭载专业摄像设备的飞行设备,最少要六七万,足够买一辆轿车,而进口设备,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足为奇。你看到的是一架无人机在天上飞,实际上就是一捆钞票在天上飞。”45岁的“模友”王胜告诉记者,目前,无人机商业应用的领域非常宽广,“钱途”也是一片大好。 王胜此前是一家企业的老板,他每年在无人机上的花费大约在30万元,现在,他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航拍的公司。“无人机用途广泛,最常见的是城市宣传片、婚庆、广告等拍摄,其他的还包括测绘、高压线路巡视检测等。动用真正的直升飞机航拍视频,不仅成本高,而且受到空中管制等限制。汽车上的导航仪若用卫星照片,成本高、分辨率低。无人机搭载高清设备近地面飞行拍摄,图像更清晰,还能实时更新。在这次芦山地震搜救过程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就使用了无人机,它的搜救探测精度达到0.1米,可在200米低空连续飞行100公里。” 王胜举例介绍称,此前他的公司接到一个单子,是拍摄高压电网线路。3个人到荒郊野外拍摄,前后耗时3个月,仅这一笔单子就收入100多万。 不少“模友”表示,像王胜这样成立专门航拍公司的目前并不多,此前一些只是“烧钱”的玩家,已经开始尝试将手中的无人机推广到商业应用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