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石家庄技改投资超1000亿 发展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
2013-05-03 09:23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张文君

  四月的省会,乍暖还寒。4月19日这一天,天空竟飘起了雪花。新客站东广场正在运货的王师傅说:“周书记刚来看过咱们,现在心里头还暖着呢!”不仅是王师傅,全市每一个干部群众的心里,暖流都在涌动,建设美好石家庄、打造大省省会形象的坚定信念在人们心中升腾。

  带着对加快省会发展的殷殷期盼和深深思考,4月9日下午和16日,新任省委书记周本顺先后两次来到石家庄。从周本顺书记的话语里,可以称出石家庄作为省会在决策层心目中的份量:石家庄一定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把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凝聚起来,做美城市增福祉,做强省会添份量,要加速推进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着力打造大省省会新形象,推动省会各项工作在全省带好头。

  周书记的讲话,如强劲春风,吹进石家庄人的心窝,产生了强烈共鸣。石家庄,作为一个7200万人口大省的省会,在全省的经济总量一般;而和一些大省省会相比,城市水平和品位有待提高。

  打造大省省会新形象,这不仅是冲锋的号角,也不仅是意识的觉醒,更是对省会的内涵和品位的重塑。石家庄,该如何实现大省省会的崛起?

  理性分析

  打开解放思想“总阀门”

  4月17日,石家庄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学习贯彻周本顺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讲话精神作为做好省会工作的行动指南,不断强化省会意识、率先意识、责任意识,推动省会各项工作在全省带好头。

  今年,石家庄有两件事,引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这些目光中有欣喜,也有担忧。一件事是,一季度全市经济平稳开局,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75.05亿元,9年来重新跃居全省首位;另一件事是大气污染问题。年初连续的雾霾天气,像一顶“黑帽子”紧紧扣在头上,让石家庄很尴尬。这一喜一忧,给石家庄敲响了警钟,重新理性地分析自己。

  “省会”是石家庄的金字招牌,财政收入重新跃居首位,值得肯定。在看到成绩的同时,石家庄人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部分指标增速缓慢、保增长压力大、县(市)区发展不平衡、节能减排压力大等问题。

  石家庄抓发展,首先就要抓生态环境。石家庄市市长王亮在今年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必须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如果一个家,整天杂乱无章,那么没有人愿意来做客。而一个省会,没有“蓝天碧水”,大项目就很难落地,也就谈不上加快发展!

  “非抓不可”、“壮士断腕”、“铁腕治污”、“刚性降耗”……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态度鲜明的表述凸显了省会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

  审视报告不难发现,该市将重点行业和企业作为了治污的重点,提出“突出抓好钢铁、热电、水泥建材等重点行业集中治理”、“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等要求。

  如果说,一季度石家庄的成绩让人振奋,那么下面这组数字,却让人无法轻松起来。2007年,石家庄财政收入230.34亿元,领先于郑州市的122亿元、济南的156.70亿元,而到了2012年,三个省会的排位却来了个大挪移:郑州完成974亿元,济南793亿元,石家庄573.2亿元。仅仅5年的时间,石家庄被郑州、济南远远地落到了后边。

  差距在哪儿呢?有专家分析,石家庄的结构性污染,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原因。省会治污,要抓好工业的转型升级,改变当前低水平、粗放式的工业发展模式。因此,石家庄要发展,必须思想解放,再解放些;改革的步子迈得大些,再大些。有了这种思想认识和观念,石家庄才有可能跨越赶超。

  “发展首先是解放思想。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开放是最大的机遇,科技是最大的潜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石家庄要树立全球思维和战略思维,进一步开阔视野,勇于走出去,积极引进来,靠改革、靠开放、靠市场、靠创新,培育新优势、争取新作为,让自身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改革开放 转型升级做强省会

  “石家庄要为全省经济发展进一步添份量。现在石家庄的GDP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6.9%,与一般省会城市占GDP总量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相比,显得辐射力、带动力不够强,今后必须进一步增加份量。”这是周本顺书记强调的重点。

  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步伐,才能提高省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开展对标行动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最有效的抓手,这可以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上档升级、提质增效。

  据了解,2011年石家庄市开展对标行动以来,引导各个行业和企业,通过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在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实施了全过程对标,制定追赶、超越创标路线图,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不仅降低了单位附加值能耗和排放,而且全面提升了企业的质量和效益。

  据悉,2012年石家庄市开展的中小企业对标示范工程共评选出50家石家庄市级对标行动示范企业,创建国际“第一唯一”21项,国内“第一唯一”96项,创出国内、省内标杆指标300余项,并且能耗排放持续减少,单位GDP能耗达到1.166吨/万元。

  要真正实现转型升级,还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上、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着力抓好节能减排,认真落实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特别是排放大户必须以过硬的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坚决实现达标排放。

  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石家庄市在即将推动的八个方面工作中,尤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内容更具体、措施更得力:年内争创国内标杆指标200项,培育对标示范企业80家,滚动实施石家庄市重点技改项目200项以上,全年技改投资力争超过1000亿元;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内重点抓好光谷二期、旭新光电、通用航空等57个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年内力争阳煤正元等5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华药、石药等7家企业超百亿元。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抓好节能减排,组织实施节能技改项目l00项,完成节能50万吨标准煤。

  提升品位 舒适宜居做美省会

  “石家庄要把城市建设得更像大省的省会。”周本顺书记的这次调研,众多的石家庄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气息。伴随着这种清新的气息,石家庄能否变成“大省省会”的发问显得格外凝重。

  城市不仅是居住的空间,而且是发展的载体。只有把城市做大做强,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就业扩大以及其他民生问题才能解决。

  经过三年大变样,石家庄主城区楼高了,桥多了,路宽了。但是还谈不上精致和大气。 石家庄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7200万人的大省省会相比,改造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应该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瞄准中东部大省的省会城市甚至世界知名城市,寻找差距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城市建设是个艺术活、精细活,是门大学问。要尽快把城市品位搞上去。城市品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人的一种感觉。要给人品位高的感觉,必须从千千万万个细节入手。一幢建筑、一个雕塑、一道街景、一片绿化,处处都显示品位的高低。”

  当前,石家庄已踏上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新征程,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说:“推进省会建设上水平、出品位,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事关省会表率作用的发挥,任务重、责任大。”

  要把石家庄建设得更像大省的省会,就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主城区建设改造、新区建设、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城市管理等四个方面上水平。

  4月17日,石家庄市制定下发《石家庄市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实施方案》,这一方案,不仅为我们描绘了省会宏伟蓝图,更勾勒出大省省会的新形象:年内启动石济客专建设, 建设60个港湾式停车站,改造120个老旧小区二次管网,整治847处民心河排污口,将分类收集生活、建筑垃圾,55%的县城建省级园林县城,洨河6月底实现碧水清流,新开通5条城乡公交线路,年底前淘汰黄标车1万辆……

  推进城市建设,对标创新是不可或缺的跳板。利用三年的时间,对标国内先进省会城市,瞄准世界著名城市,通过全面推进省会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惠民生,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聚集优质生产要素、环境质量上水平,着力在精细精致、大气洋气、舒适宜居、以人为本上下功夫,提升省会的品位,着力打造大省省会新形象,让城市更宜居、市民更幸福。

  舞解放思想之强劲春风,做美城市增福祉,走科学发展之星光大道,做强省会添份量。美丽幸福的石家庄,正在向我们走来。

分享到:
标签: 石家庄 技改
[责任编辑:ottor]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