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提交主管部门”
专家称,近年来,各种突发灾害牵动人心,如果在当地建有较完善的社会化通用航空应急体系,不仅可降低救援成本,而且可提高救援效率。 四川芦山的一场地震,既检验了通用航空的响应速度,也部分折射出眼下国内通航应急救援机制的缺失。 4月24日,北京,在由民航资源网主办的“2013通航与媒体交流论坛”上,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呼吁,应该建立国家层面的通航救援应急机制和程序政策,并在民航局内设立相关机构协调,“如果不是国家层面协调解决,会很难解决。” 相比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此番芦山地震,西南地区的通航公司几乎在第一时间调派飞机前往灾区,但因种种原因,最终只能在灾区的周边机场待命。造成这一现象的,到底是缺少配套机制,还是通航直升机本身能力不够?对此,业内人士观点不一。 通航救援机制尚未跟进 所谓通用航空,主要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抢险救灾方面的飞行活动也在其列。 此番芦山地震,不少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为何周边集结了多架通航直升机,但却只有军航直升机飞进去,绝大多数通航只能处于待命状态。 原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专家刘世江告诉早报记者,当地的气象是一个限制因素,而飞行器在同一空域内活动的数量也有限制,“空域资源有限,加上当地的气象条件,只能有限度地容纳飞机同时飞行,而救援的直升机也不可能全天候执行任务,军用直升机的条件要好于通航。” 尽管此番芦山地震所在地——雅安的地理条件优于5年前的汶川,但依然存在气候条件和地形复杂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通航直升机的救灾作业。 “并非所有的通航飞机都适合救灾,有些不适合高原地区,而且直升机飞行半径有限。”刘世江说,国内拥有资质进行救援的通航公司数量也有限。 赛斯纳飞机公司北亚区销售及市场发展副总裁吴景奎在“2013通航与媒体交流论坛”上发言时也指出,雅安海拔在3300米左右,救护集结的直升机绝大多数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比如单发活塞式机型。 吴景奎还称,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可以目视飞行,但如果刮风下雨,没有任何导航数据,飞机自然不能飞进去。 此次芦山地震更像是当前中国通航救援情况的缩影——发展虽迅速,但机制并未跟进。 发展迅速一说,有数据为证。据刘世江介绍,通用航空全行业飞机的在册数量已近千架,共有68个通航机场,329个临时起降点;全国从事通用航空企业的注册企业已达到69家,已经批准筹建的30家。 机制并未跟进,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刘世江认为,目前中国通航紧急救援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包括:救援装备数量少,机型不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缺少专业航空救援队伍。 监管者也已意识到问题所在。刘世江透露,近期已经完成《中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已提交主管部门,预计年内能公布。 空域分配有待军地协调 此外,多位与会人士提出,如果说天气多变、导航数据缺乏等因素是限制通航应急救援的客观条件的话,那么在空域分配这块依然有较大空间操作。 吴景奎直言,此次通航救灾暴露出来的问题与汶川地震时一样,依旧是空域分配问题。 去年11月珠海航展期间,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局长马欣就曾表示,2010年底启动的低空空域改革将在2013年全国铺开,通用航空审批手续将大大简化。但直到目前,依旧有不少通航企业抱怨空域受限较多。 一家西南通航企业内部人士昨日告诉早报记者,只要有效指挥,辅以较好的运行控制,那么,同一空域内多架次直升机同时作业是可以实现的。 该人士透露,目前在中国民航局西南地区管理局的辖区内,共有9架通航直升机在待命,但目前仍未真正进入灾区,“我们在雅安地区作业过,比较熟悉地形,只要白天满足飞行条件,我们就可以进行救灾,海拔和山区气流对我们影响不大。”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关键在于“军(队)地(方)协调”,说到底还是体制缺陷,“希望在地震过后,能开展军地对通航应急救援的联合演习。” 吴桐水也指出,国内目前需要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并需建立抢险救灾队伍,“空域问题,需要军队和地方的协调。” 吴景奎则表示,构成国内航空应急救援体系需要具备相应的要素,包括统一的航空应急救援方案、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步骤、有效的沟通,以及明确清晰的指挥链。 刘世江呼吁,在不断建立健全政府航空应急救援机制的同时,还应推动社会化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他指出,近年来,高楼大火、高铁事故、频发的洪涝灾害牵动人心,如果在当地建有较完善的社会化通用航空应急体系,形成救援半径在50-70公里的通用航空救援网络,不仅可降低政府救援成本,而且可提高救援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