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世界公务机巨头频向民航飞院抛橄榄枝引发的思
2012-03-26 12:59  来源: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党委宣传部   

   2011年9月14日消息:2009年开始,公务机产业在中国好像一夜之间迎来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胜景。客户规模、机型、航线需求量的快速增长,让许多航空承运企业都措手不及。此情势下,各航空公司频频向民航专业院校伸出橄榄枝,欲求人才培养、通航业务拓展等方面的合作。今年以来,先后有南山集团、汉华、金鹿航空等公务机企业深入访问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民航飞院”)。面对通航发展尤其是公务机细分领域的巨大诉求,“藏器于身,适时而动”的民航飞院将如何出招?本文仅以个人观点略作分析,供读者参考。

  公务机市场:厚积成形 正待薄发2011年,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公务机市场方兴的里程碑。2011上海国际商务飞机展成功举办,空客计划五年内向三大航销售30架公务机,金鹿航空荣获ARGUS白金五星认证、跻身世界级公务航空公司,豪客比奇北亚总部建址北京……接二连三的大手笔、大动作让媒体、舆论惊呼给力,甚至用“井喷”、“引爆”等极富动感与吸引力的词语加以描述。“2015年,1000架”,湾流庞巴迪达索猎鹰等公务机大腕则在经过调研、分析后,给出了这样看似“狂热”的量化预测。

  在今时现状的市场突破到来前,实际上,中国社会早已在进行着经济基础的积累。1995年,金鹿航空购入一架庞巴迪里尔55公务机,由此引领我国迈进公务机市场的门槛;此后十余年间,相对于民航运输的持续蓬勃,公务机发展缓慢。然国家经济实力却逐年站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人均GDP从1995年的604美元跃升到2010年3800多美元。按照美法等通用航空大国的经验,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4000美元时,私人飞行就会开始普及。另一方面,社会的财富集中程度也为公务机市场的茁壮提供了肥沃土壤。据最新的胡润富豪榜统计,中国千万富豪已达96万人,亿万富豪至少6万人,“十亿富豪”超过4000人;其中,超过半数有包机、私密出行,甚至购买私人飞机的愿望。

  可见,公务机在中国的萌芽成长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公务机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导入运输服务市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被消费者认知、接受;21世纪第一个十年,随着社会购买力、容纳力的增加,供需关系趋向合理化改善,这一定位高端的小众化产业逐步深耕,进入向上发展期。“公务飞行,对内有着很好的专属性、私密性,对外象征着身份和品位。尤其对内地商人来说,它以一种更新的生活、交往方式,承载着潮流的诱惑力”,成都的一位企业家对如是评价公务飞行服务。中国的新晋富商和优质企业,正以垂涎之势关注着这一“后起之秀”。

  企业问道 飞院接招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寄予厚望的市场空间、可观的潜在消费者群体,是否未来的中国公务机市场真就一片坦途?据中美通用航空公司的统计显示,目前美国的公务机数量超过2万架,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机场共有17500个;而我国的飞机和机场数仅为美国的五百分之一。中美公务航空运输业的差距,既表明我国公务航空的巨大潜力,又预示整体产业要达到社会预期,还有漫长、艰苦的一段路要走。专业人才紧缺,专门性法规建设滞后,航线资源匮乏,航材、机场、候机楼等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是困扰公务机市场的主要症结。在人才、航线、机务维修等上游市场中,处于经济链终端的正是航空类院校。因此,才出现了公务机公司频繁“问道”飞院的局面。

  从学校自身来看,随着2005年后民航业进入一个稳步向上的持续期。行业的盈利、发展前景和对人才需求量的过高预估,使许多并不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也盲目地开设飞行、机务等民航专业,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竞争和学生质量的参差不齐。汉华、金鹿航空,结合公务飞行国际、高端化的特点,对飞院的教学训练提出相关建议,记者认为其中部分具有启示意义:一、飞行、空乘人员执飞公务机,是针对VIP客户的专属服务,除了必备的专业素养,其国际交往的商务英语、公关礼仪、人文地理知识、技能等也需要在大学读书期间完成储备;二、国内的公用机场,因候机、安检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旅客下车即登机的无缝对接。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飞院各训练分院的航线、机场资源,完全具备从教学训练到通用业务横向拓展的条件。以上两点建议,前者是多层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新探索,后者是立足现有资源,增辟师生实训的范围和渠道。

  清代陈澹然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6321坐标轴上,进一步筹建高性能飞行训练的云南分院,加强新津分院的专门性通航教学,发展机务维修实训基地,正是民航飞院探索多层次人才培养的举措。如学校各级党政领导一直强调的,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行业服务。以公务机为代表的通用航空市场诉求,对当前学校高强度、大容量的教学训练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体制、机制的科学化创新,资源的集约化配置,安全运行水平的提升,从做大规模转向强化质量、培养模式细分,是民航飞院进一步历练竞争力,充实人才主力军的关键。

分享到:
标签:
[责任编辑:AopaGa]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