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亚洲公务航空展”27日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新落成的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服务中心开幕。 昨日,“中国公务机上海联盟”成立并发布了《2012中国公务机上海宣言》(以下简称《上海宣言》),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在成立仪式上透露,民航局正在制定进一步推进公务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支持包括公务机在内的通用航空发展创造条件。 各方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公务机是指以商业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使用的飞行器,多数为小型飞机。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公认成长最快的公务机市场。 据统计,2008年在中国内地注册的公务机仅为32架,2011年已增加到超过100架,2011年全国机场的公务机航班量已经达到13400架次,上海机场占到近1/3。据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务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景逸鸣介绍,预计2012年全国及上海将继续保持10-15%的增长幅度。 随着国内公务机保有量和交付量的增长,世界公务机厂商纷纷将中国市场作为他们未来5-10年的发展重点。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空客公务机、波音公务机、庞巴迪、赛斯纳、湾流、达索猎鹰、巴西航空等多家公务航空巨头都推出了最新的机型。 据介绍,空客已有20多架公务机售给中国市场,预计每年大型公务机的市场需求约为5架。此外达索猎鹰也计划在上海启动飞机服务中国分部,为猎鹰机队提供维修检查等服务,预计到2012年,中国市场猎鹰飞机数量将增至3倍。 产业链逐渐成熟 昨日,在民航局的支持下,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空客、波音公务机首都航空等17家国内外企业,共同成立“中国公务机上海联盟”,并发布了《上海宣言》。 据介绍,“联盟”将致力于改善制约中国公务机市场发展的客观不利因素,积极参与公务机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呼吁开放高空空域、减轻税务负担、放宽空域管制、多方利用和培养公务机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这只是一个起点。”民生金融租赁董事长孔林山认为,中国公务机市场刚刚起步,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公务机将达到1000架。他表示,民生金融租赁将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公务机等通航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公务机运营产业链建设的支持,尤其是在国内通航机场、FBO、维修维护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大对公务机运营企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支持公务航空发展意见将出台 夏兴华昨日表示,国家已将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作为通用航空领域的高端服务项目,我国公务机的发展面临很大机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差距,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推进、规章标准体系有待健全、企业运营成本有待降低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市场需求的进一步走高。 据夏兴华介绍,民航局将积极为促进通航发展创造条件,并正在制定进一步推进公务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公务航空市场准入和营运管理等。为此,民航局已专门组织调研组在全国进行公务航空发展调研。 “美国目前有各种公务机约两万架,巴西也有3000多架,目前中国只有100多架,按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巨大。”孔林山认为,“公务机是一个新兴市场和行业,主管部门一定会重视起来,开辟新的通用航空与公务机产业,对其他行业会形成巨大的带动作用。” 公务机市场“起飞” 高关税成拦路虎 一般民用航空进口飞机的关税只有5%,而采购国外公务机则因定位为奢侈品,进口关税超过20%,如果自有公务机的日利用率不高,就很难抵消日常运营的成本 昨天,虹桥机场公务机候机楼旁的停机坪上,一架尾翼印有龙字的公务机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这架飞机,正是影星成龙刚刚接收不久的莱格赛650喷气公务机。 去年10月,成龙成为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公务机品牌形象大使,同时也购买了该公司的一架公务机,如今,越来越多如成龙等的中国居民和企业,开始购买私人专属的公务机作为出行工具。 也正是看中了中国公务机市场的潜力,包括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庞巴迪公司等国际飞机制造商,开始纷纷聘请中国明星做代言,当然,他们对中国公务机市场的投资,并不止于此。 从三年前的二十多架,到目前的累计近200架,中国公务机市场的高速增长,已经被全球的公务机供应商和服务商看在眼里,开始逐渐将其全球业务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中国。当然,包括四大航在内的国有航企和相关银行及租赁公司,也同样开始下注这一领域的扩张。 外商加大投资 “去年,约有70架公务机被交付给中国买家,总价值约24.5亿美元,而且中国的公务机买家,已经开始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在昨天举行的“2012亚洲公务航空展”期间,中国公务航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廖学锋的这些数据,道出了中国公务机市场“井喷”的景象。 而飞机制造商们,认为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增长速度还可以更快。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就指出,根据公司最新的市场预测,到2012年,中国市场公务机的需求量为635架,价值总计210亿美元。 庞巴迪中国区域副总裁韩智宇更是对记者预计,未来20年,中国市场将有2360架的新公务机需求,这也意味着,未来20年,中国公务机市场的规模将是现在的十倍以上。 也正是因为对市场前景的一致看好,包括波音、空客在内的全球多家公务机制造商和维修服务企业,都在争相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韩智宇就告诉记者,公司今年计划重建中国的销售团队,同时还会加大投入以优化客户服务质量网络。空客公司公务机全球销售副总裁方书华(Francois Chazelle)也对记者透露,会继续扩大中国团队,为客户提供打包的相关服务,包括公务机培训、备件中心等。 而另一家飞机制造商达索猎鹰,也计划在今年二季度末在上海启动达索猎鹰飞机服务中国分部,为客户提供维修及检查﹑故障排除及更换部件服务。 国内航企渐次发力 当然,看中中国公务机市场潜力的不仅是国外厂商,包括三大国有航空和海航在内的民用航空企业,也开始拓展原本并不太重视的公务机领域。 比如,海航就以北京为基地,运营着国内最大规模的公务机公司金鹿公务航空,该公司副总裁方真辉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公司将加大公务机队规模的拓展,保守估计机队规模将达到60架。 目前,金鹿公务已经是亚洲最大的公务机公司,拥有自有公务机25架,托管公务机19架。而除了运营和托管公务机,海航还投资了公务机航站楼,以及公务机维修的产业链。 除了海航,国航也与北京市政府合资成立了主要运营公务机的北京航空,东方航空(600115.SH)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东方公务航空公司总经理王太平昨天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务机板块也是东航将大力支持的业务板块,今年会加大拓展力度。 目前,东方公务航空公司已经托管6架公务机,另有自有飞机5架,“目前仍有很多公司有托管需求,我们希望通过加快托管能力的拓展,今年托管机队的规模能超过10架。” 此外,据记者了解,南方航空也在旗下公司珠海直升机分公司内部成立了公务机项目部,开始加大公务机托管业务的拓展。 制约壁垒仍存 不过,上述航企的多位人士对记者坦陈,目前在中国从事公务机运营,单纯为私人或公司进行托管业务还可能获利,但如果自有飞机进行包机运营,盈利压力还是不小。 这与中国公务机采购成本高昂有很大关系。王太平就告诉记者,一般民用航空进口飞机的关税只有5%,而采购国外公务机则因定位为奢侈品,进口关税超过20%,如果自有公务机的日利用率不高,就很难抵消日常运营的成本。 而除了进口成本高昂,飞行员、机务等人员和相关基础设施的缺乏,也是制约中国公务机市场快速发展的壁垒之一。上述航企的多位人士就对记者透露,目前国内还没有培养公务机专门人才的渠道,运营公务机公司,还要将人员送到国外培训,此外,由于目前机队规模还不大,还面临航材备件短缺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缓解上述壁垒,由拥有亚洲最大公务机机群的民生金融租赁发起,联合庞巴迪、东航、南航等国内外公务机制造商和运营商在内的18家企业,昨天签署一份《上海宣言》,希望组建“中国公务机联盟”,共同打造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完整服务体系。(编辑:灰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