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A网
“重庆造”直升机2013年上天 价格便宜10%
2011-07-22 15:06  来源:重庆商报   

停靠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A119民用直升机。据权威预测,未来10年中国民用直升机需求将达5000架。

“重庆造”直升机2013年上天 价格便宜10%

商报讯(首席记者 孙黎明实习生冯雪莹)备受关注的重庆直升机产业,已确定发展时间表。昨日,来自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下称机电集团)的消息称,目前我市正在加紧推进前期筹备工作,预计2013年,“重庆造”直升机就可翱翔蓝天。

    谁来制造?

    国企出资建直升机公司

机电集团董事长谢华骏表示,今年1月21日,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创立,并于1月25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此前有消息称,为推动我市发展高端制造产业,机电集团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对象,希望通过并购等方式,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在重庆生产直升机。机电集团只表示正在推进,希望与拥有领先技术的大型直升机公司合作。

该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由机电集团、渝富公司、两江新区开发投资公司、银海融资租赁、对外经贸集团出资组建。经营范围为投资直升机(轻型飞机)及其他航空器整机和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维修咨询、培训、服务。照计划,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将在两江新区建2000亩的基地,生产直升机整机和零部件,并提供航空领域的一揽子服务。

哪种机型?

先造起飞总重2~3吨飞机

“按市政府要求,‘重庆造’直升机要力争在2013年上天。目前机型尚未确定,我们正在挑选。”谢华骏说,此前有消息称,两江新区将生产美国垂直航空技术公司的“蜂鸟”直升机。这不是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型,可以肯定档次绝对比“蜂鸟”高。

机电集团总裁、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表示,根据拟定的时间表,我市将在今年底明确合作对象,明年底推出样机。

“我们第一步首先考虑生产起飞总重2~3吨的民用直升机,初期将通过进口解决零部件采购等问题,后期逐步实现零部件本地化。产品主要瞄准国内销售,同时兼顾东南亚等出口市场。”黄勇透露。而对“重庆造”直升机的具体产量,机电集团并未透露。

售价多少?

价格比外地低10%以上

据介绍,飞机对安全性能的要求很高,要飞行和使用均需办理一系列手续。因此,想购买使用直升机的买家,先期只能与有资质的运营公司合作。在直升机推广初期,直升机公司将通过其门户网站,普及飞行知识,告知市民飞机的购买、使用、维修、成本等。

“由于家门口就有直升机生产基地,今后有经济实力的市民,在本地就能买到私人飞机了,价格至少会比在外地购买便宜10%以上。”黄勇说。不过,对于“重庆造”直升飞机的具体价格,目前还并不清楚。

市场多大?

保守估计10年需求5000架

目前,我国已开始试点低空空域开放,未来民用直升机到底有多大的市场需求?

黄勇说,根据权威预测,保守估计,近10年内中国民用直升机需求将达5000架,按平均每架300万美元算,市场蛋糕高达150亿美元。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称,2008年我国民用直升机总共不到200架,平均每百万人仅0.13架,远低于全球每百万人5架的平均水平。

沿海城市,众多富豪买私人飞机,如远大集团CEO张跃、长泰农民企业家连文成、深圳商人黄海等均有飞机,造价几百万到数千万。

不过,重庆尚无企业家出手买直升机。力帆集团掌门尹明善、民生能源集团董事长薛方全告诉本报记者,并无购买私人飞机计划。不过,璧山县一位房地产商向记者透露,很想买架飞机耍一耍。该老板姓高,是个汽车发烧友,家中有10多辆汽车。

中国香港亚飞太平洋西南区域销售经理谭吉方表示,重庆企业家对私人飞机的爱好远不及沿海。据测算,进口直升机的托管等费用一年要300万元左右。如企业年赢利能力达不到3000万、资产不超过5亿元,“玩”起来有压力。

怎么上天?

重庆可学飞行驾照

据了解,私人飞机想上天,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民航局核发的飞机适航许可证;其次,飞行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取得有关部门核发的飞行驾照;第三,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批准后才可实施飞行活动。

“为推动产业发展,我们将为购买者提供一系列便利。”黄勇说,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在与中国最大民航飞行学校协商合作,力争在重庆办一所相关行业的培训学校。届时,市民在该学校报名后,就可以考到飞行驾照,了解飞行知识。此外,该直升机公司还将提供飞机维护、保养等通航服务。

新闻纵深

造直升机 重庆已有配套基础

重庆为何发展直升机产业,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曾公开表示,转变增长方式,未来我市将逐步形成七大新兴产业,其中一个就是航空航天产业。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重庆打造直升机产业,除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重要原因是已具备生产直升机的条件。黄勇透露,我市将打造直升机产业链,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进军销售、维修、保养、培训、航空展览等领域。预计整个产业链3~5年内就可形成雏形。

由于装备制造业发达,我市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整机成套、零部件配套能力,可为直升机零部件的引进、合作生产提供平台。例如航空材料、减速器、飞行控制系统等。此前西南铝已在为国内外大飞机提供配套,巴山仪器厂等企业多年来一直在提供零部件;同时,我市拥有镁合金、铝合金材料产业,可用于生产直升机零部件。

“新产业崛起,将助推我们打造千亿大集团。”谢华骏说,今年,机电集团的营业收入力争达400亿元。按市政府的要求,机电集团营业收入到2015年要力争达到1000亿元。直升飞机产业成熟后,将成为机电集团极为重要的增长点,届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

相关新闻

机电集团联姻GE造轨道系统

商报讯(首席记者 孙黎明实习生冯雪莹)昨日,记者从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初步定于本月与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通用电气(GE)举行合资合同签字仪式,联手进军轨道交通系统开发。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谢华骏表示,目前,双方已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建立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49%,由机电集团控股。该项目将最终成为GE面向全球的重要生产基地,投产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亿美元。

谢华骏表示,此次合作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例如弱电、强电系统的开发等。他认为,与GE的合作,将大幅提升重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同时,重庆轨道和城际列车的巨大市场需求,也为双方所看好。据悉,该项目将落户两江新区,具体投资额正在商讨之中。

另外,下月,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将在英国成立欧洲研发中心。

 

分享到:
标签:
[责任编辑:AopaGa]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