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1/135部 这是一个内部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包括人员资质、航空器机队组建、维修运行能力、保障能力、中短期的市场前景等。 获得91/135资质是这一境界的新起点,因为以后还要调整内部管理的路径和节点,以适应机队的扩大,作业地域的扩展,作业种类的增项。 目前为止,大部分公司实际上都是受制于这个初级范畴的能力约束,没多少飞机,没多少作业能力,但是这些公司也跟着喊空域放开,因为能力不强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空域不放开形成的双向萎缩,跟着喊,也无可厚非,尽管有时候觉得是扯淡。 二、空域放开 空域、航油、机场、作业价格形成机制、税收政策、飞行员流动、融投资创新等,是通航发展的第一层外围界面.ATC看着显眼,堵着心慌,放开以后,那些具备了91/135的才能飞,更多的投资方才会有兴趣开始申请91/135;暗藏的投资需求喷涌而出,看不见的作业需求会被带动出来,市场终于BOOMING 了。 这个时候会出现新旧公司之间的竞争,很多依靠旧体制赖着空域资源的老公司,在新的相对公平的空域资源面前,丧失了老战友保持的空域优势,蔫了,这是有可能的,总归要有一批老公司原形毕露,新旧交替,然后才能强强联合吗。肉夹馍和长白山那么大的航线公司不也都灰飞烟灭了吗。 三、暂时无法逾越的界限 公平的基于私有产权的市场经济制度,公民权利受到保障的社会制度是最后的制约,你有91/135,也有空域资源,但是没有全民医保,没有民有的媒体机构,那么举例说医疗急救直升机服务(院前)和ENG就无法大规模开展起来。 没关系,前两步就够折腾7-8年了,慢慢来,概念要清楚,不要人云亦云,什么空域放开了,什么大发展了,有些公司可能因此衰落,有些后发先至,一个新时代开始了,这才是最重要的。潮起潮落还要看月亮的位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