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2004年,中国民航局颁布《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中国通航产业迎来了一道曙光; 2009年底,中国民航局出台《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措施》,中国通航产业的发展前景骤然明朗; 2010年8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颁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一时间,通航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2011年初,中国民航公布2015年低空空域全面开放的时间表。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被摆在经济发展之先; …… 与此相对应的是: 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在西安阎良设立我国首个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即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2005年3月,国内首家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建设; 2007年9月,西安航空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正式建园。“一基地四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横空出世; 2009年8月,中国民航局正式批准西安航空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为“中国民用航空局通用航空产业试点园区”。中国西北打开了通用航空发展的广阔空间; 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将西安航空基地核心区升级为中国唯一以航空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迎来了建设“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之都”的绝佳时机。 “难以置信,在家门口轻而易举的就圆了我飞翔之梦!”今年4月底,当来自西安的彭女士乘坐被誉为“空中宝马”的西锐飞机,在1000米左右的低空俯瞰关中平原美丽的春日风光时,难以抑制内心激动情绪,发出了肺腑之言。而“低空飞行,航空旅游”这一特别的体验,已在西安航空基地正式付诸实践。 “低空旅游只是个开始,我们所要做的是打造涵盖通用飞机制造、飞机销售、飞行培训、会展旅游等环节为一体的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链……”当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曙光乍现,现任西安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的金乾生就已经看到了这个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 审时度势 破冰前行 打通万亿通航市场通道 近几年,不断有专家建议将空域资源释放出来作为民用,发挥其经济价值,并在抢险救灾、工业勘探、农业飞播、公务和商务飞行、航空体育等方面缓解对通用航空的压力,同时也在创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 据资料显示,我国通用航空起步于1951年的农林航空,只用于播林、撒药……只是到了近五、六年时间,中国的通用航空才有了发展的迹象,而它却能带来万亿产值的大市场。根据中国民航部门预测,到2020年,中国通用航空飞机将超过10000架,其中大部分将用于飞行员培训、公务和旅游领域。而通用航空的巨大发展空间,将带动通用航空整个产业所形成的“万亿级市场容量”。 “万亿规模天量市场”如何应对?这个看起来非常遥远和复杂的事情突然被摆在了西安航空基地的面前,他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一直很清楚,必须为国家提供活生生的案例。国家提供宏观决策,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微观做起来,把通用航空产业做起来。”多年从事开发区管理和航空产业研究工作,西安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金乾生早已看到了基地在中国航空产业发展关键时期的角色重任。 作为航空产业最密集的省份,陕西是我国航空产业第一大省,其航空产业总资产和总产值均占到了全国的1/4强。而素有中国“西雅图”之称的西安阎良,是航空基地的核心区,这里聚集了中国最强大的航空研发生产能力和最雄厚的航空产业配套资源。经过6年的发展,西安航空基地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聚集了300多家民营航空企业,进一步丰富了阎良的航空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航空领域配套能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 事实上,在成立之初,西安航空基地便已瞄准了通航市场,将通航产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虽然有关发展通用航空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但这并不妨碍其大胆创新尝试的改革实践——在上层政策和下层操作的相互推动与呼应中,积极探索体制转型创新、技术资本融合,目前已把这一切落实到了实际操作层面。面对这个“万亿规模天量市场”,西安航空基地早已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在200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上静态展示的飞机 抢先一步 预先谋划 西安鼎立通用航空产业前沿 当前,在全国涌动的“航空热”,关注的仅仅是单个产品和公司,却没有关注整个航空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如果整个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发展不起来,单个产品的发展模式放在现代航空业里,实际上不堪一击。 “从通用飞机的硬件维修、管理人才培训、飞行员培养等到运营基地建设、低空旅游市场开发等,这个‘万亿元’的新产业链中,上游的整机研发制造和下游的维修培训服务才是大市场。”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主任何亮说。西安航空基地在成立之初,就已确立了“产业链构建,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培育模式。他说:“必须要有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概念,把链条做起来,通过龙头项目形成几个成规模的产业集群,才可能真正带动起整个产业的发展。” 西安航空基地就确定了要向着航空全产业链业态进军的目标。经过6年的发展,在中航工业西飞公司、飞机设计研究院等几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已有超过360家航空企业聚集在西安航空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航空高技术研发、整机制造、试飞试验、零配件加工、人才培养、航空旅游博览等为特色的较为完善的航空产业链和航空产业集群,这对通用航空产业链的完善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谈到未来的发展,金乾生认为:“西安航空基地的目标,就是形成若干个体系完整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航空产业发展基地。同时,通过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中国最适合发展航空产业与高端机械制造业的区域,成为全球航空产品采购中心、航空人才培养中心和航空技术服务中心。” 关于通用航空在西安航空基地的发展,何亮有着充足的信心:“可以说,西安航空基地从零部件加工到整机制造,从飞机维修定检到机场托管服务,从飞行员培训到航空旅游博览等通用航空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已经愈加明朗。” 创新举措 突破发展 全力打造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之都 西安航空基地这一全国最适合发展航空产业的地区,有着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得天独厚条件。在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链构建的更高层面,其倾力打造相互关联的“一基地四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显示出独特的发展魅力。 西安航空基地先后取得了两个重要机场——内府机场和凤翔机场的使用权,并建设了条件齐备、保障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阎良核心制造园、通用航空产业园已经成为了西安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阵地,飞行产业园也已进驻数家飞行员培训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2009年8月,中国民航局正式批准西安航空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成为中国民航通用航空产业试点园区。这是我国唯一的通用航空产业试点园区,在园区20平方公里范围内,飞机的飞行活动将尽可能保证顺畅进行。这一创新性的举措,为西北通用航空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空间,为全国通用航空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可参照的样板。 按照“产业链构建,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模式,西安航空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储备了一批通用航空产业类项目,西安精工通航有限公司、西安亚飞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海飞特(西安)直升机有限公司、西安中飞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陕西凤凰国际飞行学院、内府中飞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等近30家通用航空企业已入驻航空基地,业务范围涉及通用飞机制造、飞机复装、飞行培训、飞机维修、零部件制造、机场管理、飞机销售、会展旅游等领域,形成了通用航空产业集群的雏形,率先在全国实现了通航产业的集群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 正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的体制机制,西安航空基地打通了一条通往万亿市场的通道,吸引了众多通用航空企业青睐。随着试点的深入和园区的建设,通用航空产业不断聚集和壮大,未来西安地区乃至陕西省有望编织一个“空中高速公路网”,让更多人享受到飞行的乐趣。西安作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前沿区域,“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之都”的宏伟愿景,正在一步步付诸实践。 共享蓝天 逐梦飞翔 “西安航展”十月盛大呈现 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通用航空发展,西安航空基地在2009年10月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通用航空的魅力第一次在西安全方位得以呈现:世界顶级红牛表演队人机合一的完美表演,美轮美奂;瑞典“猫女”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翼行走,技惊四座;一架架各型通用飞机表演精彩绝伦,让观众啧啧称奇。两天的飞行表演,吸引了观众超过10万人,国内外参展企业超过百家。 这次大会,对于西安航空力量的昭示力,对于通用航空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对于通航产业项目的吸引力,对于我国通航产业整体发展的推动力都是不容忽视的。2009年通航大会签约项目22个,总金额达到24亿元,为西安航空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在今年的10月13日—17日,“2011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西安航展)”将再次在西安隆重召开,这是在西安航空基地成功举办2009通航大会的基础上,又一次新的突破和创新。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有望永久性落户西安,陕西省、西安市将举全省全市之力,通过举办通航大会,使“西安航展”的概念渐入人心。西安,已经成为通用航空领域最受关注的“热区”。 “通航大会的使命,就是进一步推动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西安航空基地纪工委书记、陕西西北通用航空协会理事长张炎说:“大会将为通用航空企事业单位和爱好者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成为国际通用航空企业项目洽谈合作的最佳平台。”通航大会直接推动的或是“国内航空热”,而间接推动的则是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的“破冰之旅”。 通用航空产业,作为西安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迎来新的发展与跨越。西安,不再仅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正在成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之都”。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中国航空产业尤其是通航产业,将从西安走向世界。“西安航展”,必将成为古城的一张全新名片。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必将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新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