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随后螺旋桨摇了起来,停在操场上的直升机“哒哒”作响。方圆几百米之内,尘土夹杂着碎草飞扬,被汗湿的脸上身上顿时粘上了一层土。而瞬间成为“土人”的80名从岛内数十所中学选出的优秀学生代表,依然张着嘴,欢呼鼓掌。” 校园里的“海上救助” 上午8时许,一辆稳当降落在厦门二中五缘校区操场上的救助直升机,聚集了众人的目光。身穿绣有鲜红国旗的墨蓝色工作服、戴着雷朋墨镜的机组人员,英姿飒爽地走下飞机,即刻引起场上一阵骚动。 随着螺旋桨转动由慢向高速快转,操场上刮起了一阵风,直升机腾空而起,为了让营员们直观地感受飞行队的救助飞行任务,直升机模拟海上救助任务飞行表演,在空中悬停、机动、空中吊运救援……救助飞行队队员展示了不同情况下的救助行动。 只见救生员顺着钢索慢慢从直升机上下降,与此同时,他运用手势与操纵钢索的绞车手紧密配合,机长再根据绞车手的指令驾驶直升机前进后退、爬升降低的调整,使飞机准确无误地悬停在目标地上空。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其中技术含量不仅高,危机也多。“绞车手相当于飞行员的眼睛。”机长王斌透露,机组人员中的绞车手不仅负责操纵被称之为“救生员与被救者生命线”的钢索,观察救生员在半空中发出的手势指令,还要在飞行员无法看见正下方救助目标物情况下引导飞机做出调整。这些每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要救生员、绞车手和飞行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与牺牲精神,而这正是救捞精神的体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营员进机舱体验 今年是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创建10周年,在厦门诞生的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是交通运输部所属4支救助飞行队中最年轻的一支,主要担负台湾海峡及福建沿海范围内的海上人命、环境、财产救助任务,配备救助直升机执行以厦门和福州两个基地为圆心、半径为110海里范围的昼间救助任务。在此次夏令营中亮相的“B—7328”是美国生产的S—76C++型直升机,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佳的民用直升机。营员们在期待与兴奋中着实过了把瘾,不仅与直升机、机组人员合影,还一一坐进机舱进行体验。 在机组人员的引导下,营员们三人一组登上机舱,系上安全带,戴上安全头盔,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帮我拍下来,拍下来!”人人都想拍照留念,手机、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各种“长枪短炮”纷纷上阵。此时,机组人员还临时当了回“摄影师”,耐心地帮营员们留影纪念。 看着驾驶舱内密密麻麻的仪表盘及数据,男营员们更是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凑在驾驶舱边,围着王斌听“原理”。为了增加营员们的医疗急救常识,增强他们的防灾救护意识,机组人员颇费心机,现场不仅介绍了专业救生装备,还找了模特当场演示相应的医疗急救过程。 救生衣里有信号发送器
直升机“造访”厦门二中五缘校区。
救生员李林向营员们介绍说,在执行任务时,他们必须从头到脚进行全副“武装”,手套、护膝等小件一件不漏;不同的救助任务,搭配的装备不同,最轻也要30斤。如果夜间执行任务,安全头盔还要附加夜视仪等电子设备。身上穿的就更是讲究,出汗一定难避免,“日常我们穿的是连体工作服,能防火阻燃,但是密不透风,一出汗,就跟蒸桑拿一样,汗水透不出,只好在皮肤表面来回‘蹭’。”他说,根据外出执行救助任务的不同,还要套上不同救生服装。 别看一件小小的救生衣,也是暗藏玄机。李林拉开救生衣其中一个口袋,露出了信号发送器。他说,凭借这个发送器,飞机遇到紧急情况迫降时,可向搜救中心发射信号,确定机组人员的位置,以便得到及时救援。另一个小口袋里装有应急气瓶,里面储存有空气,可供落水队员在水中维持三分钟呼吸。而上边口袋里的咬嘴,可以向救生衣的内胆吹气,使人浮在水面上。 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衣服,营员们跃跃欲试,但防浸服厚得密不透风,就连看似好穿的救生吊带,大家也在掂量过重量后,最终打消尝试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