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58年12月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6月列入普通高校序列,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2006年5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
学校主页: http://www.cauc.edu.cn
中文名: |
中国民航大学 |
外文名: |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简称: |
CAUC |
创办时间: |
1951年9月 |
类别: |
公立大学 |
|
学校类型: |
工科 |
主管部门: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
现任校长: |
吴桐水(2006.5.30—) |
所属地区: |
中国天津 |
硕士点: |
25个 |
院士: |
1人 |
|
目录
历史沿革 学科专业 科学研究 师资力量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学校领导 校园文化 对外交流 机构设置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直属的一所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是被国际民航组织(ICAO)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民航类院校之一。中国民航大学的前身——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简称军委民航局第二航校),成立于1951年9月25日。毛泽东主席任命方槐将军为校长;周恩来总理将校址选定在天津机场(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第二民航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新中国民航培训飞行和机务人员,教员多为“两航”起义人员中的知识分子。
1958年12月15日,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6月21日,民航成都机械专科学校与民航高级航空学校的地勤部分合并,在天津机场组建了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械专科学校,并列入普通高校序列。1965年第一批本科生192人毕业。1981年8月10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
自1951年建校到1981年,学校机构完全参照空军航校的建制设置。在行政管理上,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结合学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1981年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以后,学校过渡为普通高等院校,但学校仍然延续部队的氛围,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1985年根据高等学校教师的工作性质与特点,正式取消坐班制,改为每周二、周五下午必须返校,参加教研活动和政治理论学习,且严格考勤,这一管理规定执行至今。这一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对中国民航大学“严实作风”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民航大学已成为中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门类齐全,将航空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学府,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科学技术研究的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学校正在向建设国内知名、国际民航界有较大影响的民用航空大学的目标迈进。
学科专业
据中国民航大学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学校共涉及10个一级学科,28本科专业,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9个专业为天津市品牌专业。
民航大学已拥有2个在建博士学位一级授予点,8个在建博士学位二级授予点,1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学科,4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航空工程、控制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工程、物流工程、安全工程7个工程硕士领域以及工商管理硕士点、中法航空安全管理硕士点等,覆盖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等5大门类。其中 通信与信息系统,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企业管理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等4个学科为中国民用航空局重点学科。
科学研究
资料显示,中国民航大学现有省部级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10个,包括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基地、中国民航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研究基地、中国民航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基地、中国民航机场工程研究基地、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研究基地、中国民航信息技术科研研究基地等民航总局科研基地、天津市飞机维修与民航地面特种设备技术工程中心等,多个校级科研基地(机务维修工程、软件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民航安全科学等);10个校级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并拥有与大型客机使用、维修相配套的仪器设备,以及系统的民航机务、空管与运营管理科技资料,承担了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中国民航大学还建有一个省部级大学科技园,建有航空器维修执照考管中心、飞行签派员培训中心、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等多个国内、国际授权培训机构,承担民航机务、空管、飞行、机场、运输、客舱服务等各种岗位资格培训。与国际民航组织、飞机制造厂商、航空运输企业、国外著名民航类大学合作交流,系统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中国民航总局还依托中国民航大学积极筹建民航科技产业基地,有关政策支持与未来管理运行模式也已基本明确,这将对中国民航大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师资力量
中国民航大学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据有关资料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654亩,建筑面积48.84万平方米;“九五”以来,新征土地750亩,建设南院新校区,并逐步更新实验设施和设备,教学手段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图书馆馆藏总量98万多册,为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一级站;校园网以1000兆光缆覆盖全校,近万台计算机可同时上网。
资料显示,中国民航大学固定资产总值近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9亿元;学校拥有波音737机务维护模拟机实验室、雷达管制模拟机实验室、新航行系统实验室、航路实验室等4个价值千万元以上的教学实验室;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有实习飞机19架,波音737、波音707飞机模拟机各1台,用于金工实习、外场实习的飞机发动机32台,各种机械加工设备63台及CBT实验室2个。
学校按照“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重点加强后备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数量、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教师占59.84%,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0.57%。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学校为民航和社会培养了七万余名各类毕业生,毕业生遍及民航各生产岗位及技术领域。全国民航七分之一的员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自学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中坚骨干,许多人成为业界精英。学校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出台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行动方案》、《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八项工程》,《关于实施中国民航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决定》、《中国民航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等一系列重要性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使得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学生在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竞赛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校女子柔道队一直雄据全国大学生女子柔道榜首,以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金牌获得者佟文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各类大赛中披金夺银;男子篮球队多次打入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八强。学校遵循“崇尚严实,致能致用”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建有航空器维修执照考管中心、飞行签派员培训中心、工程技术训练中心,147学校、ICAO飞行英语培训中心、中国民航飞行人员执照考试点、中国民航飞行人员ICAO英语考试点等多个国际、国内授权培训、考试机构,承担民航机务、空管、飞行、机场、运输、乘务等各种岗位资格培训,为中国民航提供国际水准的各类技术和管理培训。
科学研究
学校现有省部级科研机构12个,包括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基地、中国民航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研究基地、中国民航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基地、中国民航机场工程研究基地、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研究基地、中国民航信息技术科研基地、中国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空管运行规划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飞机维修与民航地面特种设备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
学校注重发挥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致力于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针对航空运输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航空运输安全保障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为社会贡献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软科学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0余项。中国民航大学现已经建成省部级大学科技园,是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的重要基石,现有科技型企业16家。目前,大学科技园正致力于民航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高新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正在形成。
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
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研究基地,机场工程民航科研基地,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基地,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基地,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科研基地。[4] 校科研基地(研究所、研究中心)
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研究所,图书情报研究所,软件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民航安全科学科研基地,无人机研究所,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地,民用航空器适航研究所,新航行系统研究所,安全质量研究所,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临空经济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飞机签派员训练中心,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体能与健康研究中心,应用数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自动化仪表与装置研究所,通用航空中心,民航通用航空研究中心,航空器适航审定研究中心,民航科教评估研究中心,民用航空气象技术研究所,民航空防安全研究所。[4]
学校领导
据学校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5],中国民航大学领导有:
校长:吴桐水
党委书记:景一宏
副校长:吕宗平,徐肖豪,董健康
党委副书记:白杰
校园文化
经过长期实践和锤炼,中国民航大学形成了“严实向上”的校风和“笃学、精博、严谨、创新”的学风。学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与民航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对学生进行民用航空安全意识、严实作风和协作精神的养成及熏陶,强调适应民航高新技术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日常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德育创新,按照“学科化建设、主体化实践、网络化运用”的要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建立了具有民航特色的学生管理体制,把教育、管理和服务融为一体。并且大学生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显著,被评为“全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对外交流
中国民航大学历来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航运输协会、欧盟工业委员会、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欧洲联合航空局(JAA)等民航管理机构,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罗罗公司(即劳斯莱斯)等航空制造企业,美联航等民航运输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校与瑞典民航学院、乌克兰基辅民航学院、俄罗斯莫斯科民航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法国国立民航大学等国外院校也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法国航空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的首届航空安全管理硕士于2004年3月毕业,成为中欧航空合作项目典范。 中国民航大学另建有中国民航—罗·罗公司培训中心、美联航办事处、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客公司飞机资料特藏室以及波音公司在全球唯一的一个非客户单位网站。学校在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攻读学位和短期进修的同时,也先后为新加坡、韩国等10几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培训了多批民航专业人才。
机构设置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一、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外事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定。
二、 协助主管校领导管理全校外事工作,制定学校外事工作年度计划和修订外事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作好年度外事工作总结。
三、 负责学校外事费经费预算,做好计划管理和使用工作。
四、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设备资金引进谈判,科研成果推广,合同签订。
五、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国外赠送教学设备、资料的免税和报关手续。
六、 负责外籍专家、教师的聘用,签订合同;负责做好外籍专家教师的居留手续;卫生检疫手续和日常管理工作。
七、 负责校级外事活动的组织工作。
八、 负责组织临时来访、短期讲学的邀请,协助主办单位做好接待工作。
九、 负责学校与国际著名院校、公司、政府机构合作交流的联络、组织和管理工作;组织国 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协议的签订,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协议的实施。
十、 负责制定学校组团出访和考察的计划,负责对外联络、协调出访准备和经费等有关工作的落实,并协助办理出国护照手续,负责护照管理工作。
十一、负责外事活动中互赠礼品、纪念品的登记、购置、管理 。
十二、负责境外学生的招生宣传, 会同招生等部门做好境外学生的入境、卫生检疫、居留手续的办理、费用安排,负责境外学生的学籍和日常生活的管理。
十三、 做好全校外事类档案归档和统计工作。
十四、负责国外重要邮件、电报、电传、图书资料的分发及以学校名义发往国外的重要邮件、电讯的审核、登记、拍发。
十五、 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国际培训科
一、 负责协调、管理学校国际教育、培训交流合作项目的实施。
二、 负责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引进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工作。
三、 负责加强与国家有关招生主管部门以及境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扩大招生渠道,促进我校国际教育、培训工作。
四、 负责境外学生的招生宣传,会同招生等部门做好境外学生的入境、卫生检疫、居留手续的办理、费用安排,负责境外学生的学籍和日常生活的管理。
五、 负责外籍专家、教师的聘用,签订合同;负责做好外籍专家教师的居留手续;卫生检疫手续以及教学业绩考核等和日常管理工作。
六、 负责学校外教公寓、境外学生公寓的涉外管理工作。
七、 负责台港澳地区事物管理工作。认真学习掌握并严格遵照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做好年度交流计划的立项申请,出访的派遣组织,来访人员的接待,学生交流的教学、生活安排等工作。
八、 完成处领导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
台港澳办公室
一、 台港澳办公室的职责由国际培训科兼并向民航总局台港澳办公室负责。
二、 负责学校有关台港澳地区事物的管理工作。
三、 认真掌握并严格遵照执行国家有关台港澳地区的政策。
四、 负责制定对台港澳地区年度交流计划的立项申请,出访的派遣组织,来访人员的接待,学生交流的教学、生活安排等工作。 |